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上,巴西国家馆和企业馆今年都不约而同地主打“绿色”主题。
11月10日是进博会的闭幕日,也是巴西在贝伦市主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的开幕日。此次COP30特意选址于誉为“地球之肺”的亚马孙地区,是希望凸显这一地区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重要性。
亚马孙由此成为巴西在本届进博会的热词,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带来了源自亚马孙雨林的特产阿萨伊果(巴西莓),总部位于巴西的全球大型铁矿石和镍生产商淡水河谷,通过大型互动装置展现了动感的亚马孙深处。
全球大型商品浆生产商书赞桉诺也是一家总部位于巴西的企业,公司的展台同样少不了亚马孙元素。企业战略与亚洲业务全球执行副总裁马欣荣(Pablo Machado)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进博会是中国商业与创新生态的集中体现。今年,我们希望重点展示源自可再生资源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探讨如何为中国乃至全球的低碳、高质量经济作出贡献。

COP30与巴西企业
巴西政府11月4日发布公告说,贝伦在11月11日至21日作为临时首都期间,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权力部门均可在此办公,总统及部长签发的所有文件和指令均将签发地改为贝伦。公告说,巴西希望通过临时迁都凸显亚马孙地区在全球环境议程中的重要性,强调巴西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
马欣荣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当前动荡的国际地缘政治形势下,让COP30成为尤为重要的国际盛会。他表示企业特别重视全产业链脱碳,在今年联合发布了《中国林浆纸业脱碳白皮书》。作为行业首部全面脱碳指南,该白皮书紧扣中国“3060”双碳目标,在实现碳中和与提升产业竞争力之间探索出清晰路径。
而在巴西本土,书赞桉诺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马欣荣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生物多样性最大的威胁在于原生林碎片化,森林一旦被割裂,物种无法跨区域迁徙,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书赞桉诺用种植林打通碎片化的原生林,构建生态廊道,目前已在巴西重连超过15万公顷的林区。
进博会参观者一步入淡水河谷的展台就能被葱翠绿意包围。今年恰逢淡水河谷在亚马孙地区运营40周年,淡水河谷用多块屏幕呈现了动感的亚马孙。
淡水河谷将通过VR技术将淡水河谷亚马孙生物公园“搬到”展台,让参观者得以身临其境地体验亚马孙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与卡拉加斯花、红绿金刚鹦鹉、绒毛猴、美洲豹等生活在亚马孙地区的动植物亲密接触。
COP30机遇
一走到位于国家综合展区的巴西国家馆附近,就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和烤肉的香气,观众很快便排起了长队。在国家馆内,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与中国企业联合推出的“巴西风味”特色咖啡和巴西莓冰激凌,成为了众多观众的打卡点。
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农业部负责人穆勒对两国农业合作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说,气候变化是中巴共同面临的挑战,必须携手应对。
“尤其是在热带农业方面,巴西可以分享许多重要的经验和相关技术。而中国则能为我们提供技术交流的机会,比如分享其本土先进技术,同时投资巴西的基础设施和物流领域,因为我们亟需改善物流条件,这不仅与气候变化相关,也关乎可持续发展。”穆勒补充道。
巴西乃至拉美国家的绿色转型对中国企业来说也是机遇。普华永道中国全球跨境服务主管合伙人蔡凌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拉美国家近年来积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但也普遍面临基础设施薄弱和专业人才短缺等挑战,国际合作有利于加速补齐这些短板。
她进一步解释道,COP30的召开将为中资企业提供沟通、交流和展示的契机,中资企业可将其技术、资本与产业链优势与拉美国家转型需求紧密结合,与当地伙伴深化合作、展业拓市。绿色金融、可再生能源、绿色交通、循环经济等或将成为投资热点。
中国和巴西分别为东半球和西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重要新兴市场国家。中国已连续16年成为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巴西则是中国在拉美最大贸易伙伴和直接投资目的国,双边贸易额已连续7年突破千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