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商业人文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又一部沪语电影火了,藏在一碗菜肉馄饨里的市井温情

第一财经 2025-11-11 18:54:51 听新闻

作者:葛怡婷    责编:李刚

《菜肉馄饨》是一部描绘上海市井生活的作品,罕见地将镜头对准银发族的情感世界,呈现两代人的碰撞与和解。

一碗最家常的菜肉馄饨,能品出多少复杂滋味?

11月7日,新片《菜肉馄饨》在上海128家影城开启超前点映。仅一个周末,热度便席卷全城,成为市民茶余饭后的谈资。

灯塔专业版显示,《菜肉馄饨》在11月8日、9日的上座率均达到56%以上,目前以不到0.1%的排片比,斩获超518万元的票房(含预售),待正式公映后,有望获得更佳表现。

该片由上影集团等出品,采用分线发行模式,将于11月15日起在上海、江苏、浙江地区公映,并择机推向全国。影片的想看用户画像颇为特别:40岁以上受众占比超过五成,而其他在映影片的受众大多集中在20至29岁。

《菜肉馄饨》是一部描绘上海市井生活的作品,罕见地将镜头对准银发族的情感世界,呈现两代人的碰撞与和解,笑中带泪。用监制、制片人顾晓东的话来说:“它传统又现代,古典又摩登,浪漫且踏实,有腔调又接地气。”

影片汇集了一众知名上海籍演员,周野芒、潘虹、茅善玉、陈国庆、徐翔等熟悉的面孔依次登场,加之沪语对白中自带的幽默感,为观众带来亲切的观影体验。谈及创作初衷,顾晓东表示:“就是想为上海拍一部电影,因为我们爱这座城市。我们还希望继续拍下去。”

银发族的情感世界

《菜肉馄饨》改编自金莹的同名小说。上海退休工程师老汪与儿子小汪约定,每周六小汪都要回家吃一碗他亲手做的菜肉馄饨。老汪一直惦记着已去世的妻子素娟的心愿——“吃上儿子的喜糖”,于是勇闯公园相亲角,为儿子物色婚恋对象。在那里,他结识了老金、美琴、阿芳,原本一成不变的生活泛起了涟漪。

今年69岁的周野芒饰演老汪。他觉得自己很幸运,能遇到一个与自已年龄相仿的角色。“他觉得自己要完成妻子交代的任务,又不知该怎么做,不知如何与孩子沟通,但他也在学习。”

周野芒说,“老年人活到今天其实也在学,并不是说这辈子就这样了。在学习中,他们对生活有了新的体会,这个过程本身就带来快乐。”就像影片中,老汪结识老金和一帮新朋友后,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唱歌、跳舞,生活就有了新动力。没有动力,人就会产生惰性,就会退化,然后老去”。

影片中最让周野芒动容的一场戏,是老汪、小汪和素娟在家中为菜肉馄饨怎么做好吃斗嘴,开怀大笑,场面温馨。在他看来,《菜肉馄饨》并非一部强调矛盾冲突的电影,但情感始终贯穿,如浪般“一个接一个”,令人回味。“它讲的是一个原本生活不太正常的人,开始了一段正常的生活。在这段生活中,他遇到许多事情,带出了上海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菜肉馄饨浸润到我们心中,有汤、有水,有温情,有烟火气。”

片中,周野芒与潘虹饰演相濡以沫一辈子的夫妻,几场对手戏让观众泪水涟涟。潘虹饰演的素娟出场方式特别,带着一丝悲伤,却也抚慰人心。潘虹说,在《菜肉馄饨》里可以看到“爱情老了的样子”:“素娟总会告诉老汪,要站在高楼看风景,而不是在人群里找背影。昨天是美好的回忆,而明天会比今天更好。”在她看来,人生就像一面哈哈镜,“我们对着它笑,它一定会对你笑;对着它哭,它就会哭”。

饰演美琴的茅善玉认为,这部电影拍的是普通的百姓生活,让她回想起小时候的温馨时光,“过去并非事事美好,但家庭的温暖始终留在心里”。如今她也逐渐步入老年,“其实今天的老年人也老有所乐,充满智慧。比起年龄,生活态度永远最重要。电影让我们看到一群爱生活、有朝气、追求美好的老年人,就像他们年轻时一样”。

在她看来,无论菜肉馄饨里包的是什么馅,它都是人生苦乐的总和,而混合在一起,便是生活的本真。

一部电影,一座城

日前在上海影城SHO举行的首映礼上,观众的热情反馈令主创和演员感动不已。导演吴天戈一直想拍一部电影献给自己成长的城市、献给自己的父辈,“这是一个圆梦的时刻”。

陈国庆发挥滑稽戏演员调动氛围的特长,向观众连发三问:“笑了吗?哭了吗?有没有一边笑一边擦眼泪?”得到肯定答复后,他呼吁大家“放风”:“片子好看得不得了。叫上亲戚,带上爸妈都来看,看到上海一张票都买不着。”

这句玩笑或许正在成真。记者打开售票平台,随机点开一家影院的购票界面,发现工作日下午场的最佳观影区几乎坐满,这样的情景在近年的电影市场已许久未见。散场后,观众仍沉浸在情节中,与老友三言两语讨论着主角的情感归属,品评演员的表演。

编剧金莹是80后“上海小囡”,她很喜欢《万家灯火》《乌鸦和麻雀》这类上海老电影,“笑中带泪,泪中带笑。它们讲的都是家里的故事,但我们看到的是一座城、一个时代”。

有观众希望主创再拍一部关于葱油饼、菜泡饭的电影,周野芒回应道:“我们表现的确实只是菜肉馄饨这么一个角落,是上海丰富社会生活面貌中的沧海一粟。”

这些天,影片主创走进各个社区与市民交流。许多观众在讨论电影情节时,也分享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里弄生活的记忆。一碗菜肉馄饨不仅连接着家人情感,也承载着邻里的温暖。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菜肉馄饨是“改善伙食”,从制作、下锅到上桌,与邻居分享,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仪式感。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第2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评弹《菜肉馄饨》也于11月8日、9日在上海兰心大戏院首演。据了解,有外地观众专程为电影而来,又为评弹演出停留,索性在上海住上一晚,深度体验城市夜生活。

上映期间,影片联动多家上海老字号品牌与本地商业,一张票根撬动多元消费场景。观众不仅能在银幕上感受故事,还可循着电影场景,走进现实中的石库门、咖啡馆与小吃店,从观看一部电影到体验一座城市。比如在复兴中路的“菜肉馄饨·思南会客厅”,观众可以打卡电影同款“老汪的家”,品尝主题特调咖啡和甜品,甚至偶遇主创、畅聊一番。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