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有料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风险与韧性:金融重塑全球航运丨两说

第一财经 2025-11-19 20:59:59 听新闻

作者:第一财经    责编:杨恺宁

当全球九成贸易依赖海运,这条蓝色动脉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从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到红海危机的供应链冲击,从数万亿美元的绿色转型投资到数字化重构的行业底层逻辑——谁能在这场关乎全球经济命脉的变革中掌握航向?
风险与韧性:金融重塑全球航运丨两说

当全球九成贸易依赖海运,这条蓝色动脉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从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到红海危机的供应链冲击,从数万亿美元的绿色转型投资到数字化重构的行业底层逻辑——谁能在这场关乎全球经济命脉的变革中掌握航向?

在本期东方卫视《两说》节目中,第一财经主持人刘晔对话全球航运业三位重量级嘉宾:国际港口协会主席、德国汉堡港(HPA)首席执行官延斯·迈尔,地中海航运集团(MSC)航运政策和政府关系高级副总裁玛丽卡罗琳·劳伦特,以及国际海上保险联盟(IUMI)主席弗雷德里克·德尼弗尔,展开一场关于“金融如何重塑全球航运”的深度对话。

三位航运巨头的中国之行

延斯·迈尔,欧洲最大港口之一汉堡港的掌舵人,拥有超过30年推动港口绿色转型和数字化创新的丰富经验。在其领导下,汉堡港成为全球首批实现岸电全覆盖的主要港口之一。

玛丽卡罗琳·劳伦,曾在欧洲议会担任高级顾问,现负责地中海航运集团全球航运政策与政府事务,涵盖环保法规、贸易等公共政策领域。

弗雷德里克·德尼弗尔,拥有超过30年海上保险从业经验,作为国际海上保险联盟主席,他在航运安全标准制定、风险评估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的核心主张是港口行业应当实现知识共享。可持续发展不应成为竞争筹码。" ——延斯·迈尔

双重转型:绿色与数字化的资本密码

想象一下:一艘配备双燃料动力系统的集装箱巨轮,既能使用传统燃料,又能随时切换至液化天然气。船舶靠港后,不再轰鸣着柴油发电机,而是安静地接入岸电系统。

这就是航运业双重转型的真实图景。

从国际海事组织提出的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到数字化浪潮对传统模式的颠覆,这场转型需要数万亿美元的投资。但问题是:谁来买单?

"在我看来,答案就是清晰明确。投资总是追随明确的机遇,但法规必须消除不确定性。" ——延斯·迈尔

有意思的是,能效提升与燃料转型的商业逻辑截然不同。数字化和能效提升具有明确的投资回报,因为它们能直接降低燃料消耗、提升运营效率。而向新型燃料和船舶的转型,则面临监管政策不明确的困境。

"这些投入通过减少排放、降低燃油消耗、提升运营效率,带来了清晰可见的投资回报。" ——玛丽·卡罗琳·劳伦

地缘政治新常态:韧性成为核心竞争力

红海危机、苏伊士运河堵塞......

过去五年,全球供应链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测试。地缘政治不稳定已成为新常态。

"投资韧性建设已不再是可选项。韧性需要冗余机制支撑,必须通过投资冗余配置来提升竞争力。" ——延斯·迈尔

冗余不是浪费,而是航运业的生存保障。今年8月是集装箱运输有史以来表现最佳的月份之一,这说明即便航线改变、港口调整,贸易活动依然保持着活力。

以红海局势为例:集装箱船舶为规避危险区域调整航线,绕行非洲航行。即便在战争风险区域内,部分船东仍能获得海事保险商的承保支持,覆盖范围从常规风险扩展至战争风险。

"这表明当前供应链已具备应对地缘政治挑战的能力。" ——弗雷德里克·德尼弗尔

绿色航运走廊:从理念到实践的里程碑

2024年,全球绿色航运走廊网络加速扩张。从新加坡到鹿特丹,从宁波到勒阿弗尔,这些点对点的"绿色通道",正在将宏大的减碳目标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行动。

"我们尤其认可绿色航运走廊这一路径,双港对接模式能帮助我们率先建立基准线,通过实际测量排放量、明确问题实质。" ——玛丽·卡罗琳·劳伦

但岸电推广面临着基础设施与资产的错配困境。地中海航运目前约有300艘集装箱船具备岸电接入能力,但岸电效益的发挥,始终取决于港口是否具备实际连接条件。

"你可以签署再多文件,但关键在于切实履行承诺。" ——延斯·迈尔

数据:航运业的"新石油"

在数字时代,数据已成为比石油更宝贵的资源。

一个集装箱从上海到鹿特丹,涉及船东、货主、银行、保险、海关......数十个环节。各方寻求的数据类型始终一致:货物体积、品类、价值等。

"若能找到高效的信息交换方式,数字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甚至可能成为终极解决方案。" ——弗雷德里克·德尼弗尔

但数字化转型的最大风险在于不确定性。当无法预判后续发展时,这种不确定性会成为所有投资的致命毒药。

"关键不在技术层面,而在于信任建立。" ——延斯·迈尔

融资难题:政府主导的绿色革命

延长航运业寿命,不等于延长其竞争活力。

"绿色转型或许是第一次不再以效率提升为核心驱动力,而是基于'必须实现脱碳、必须拯救气候'的政策决策。" ——玛丽·卡罗琳·劳伦

岸电就是最好的例子:接入电网的成本比燃烧化石燃料更高,且港口方需要承担巨额投资,这项投资本身并不具备商业可行性。因此需要各国政府参与这场转型。

有意思的是,全球现代养老基金尤为青睐港口基础设施投资,因其具有长期增值属性。只要最终能建立稳固的信任机制,市场始终不缺资金支持。

"如果看到行业正在积极投资绿色与智能技术,这便是未来成功的风向标。" ——延斯·迈尔

弗雷德里克预见,未来可能会有机构创建绿色航运活动指数,使那些面向公众融资的船东参与评级并接受持续追踪。这将标志着金融市场正积极期待这类投资。

航运业不再只是"传统",它正在成为全球绿色经济的新引擎。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11月19日周三晚22:30东方卫视《两说》节目,第一财经11月22日周六晚22:00播出。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未来的世界会怎样?从风险预警到全球秩序重构丨两说

当前,世界正处于深刻变革中。在地缘政治、贸易摩擦、科技革命、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下,世界经济正面临实体经济增长放缓、财政脆弱性明显、宏观金融风险加大等一系列挑战。世界经济站在这样的节点,是增长还是停滞?全球化进程面临诸多波折,是合作还是割裂?多重风险预警之下,未来的世界究竟会怎样?在近期举办的2025外滩年会期间,第一财经主持人尹凡深度对话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及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共同探讨世界经济走向和风险预判。

74 11-12 13:40

无界新「天地」丨两说

当大学打破围墙,知识将如何与城市共振?当商学教育走出课堂,管理如何赋能科创未来?2025年金秋,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恢复建院40周年之际,院长陆雄文在焕然一新的无围墙院区,迎来一位老朋友——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这座被誉为“城市霍格沃兹”的开放校区,不仅是陆雄文推动“无界商学”的实践地,也是罗康瑞眼中“三区联动”理念的延续。两位推动者,一场跨越十余年的对话,本期《两说》邀请到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和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分享各自的坚守与创新,共同探讨商学教育与城市发展如何彼此成就、无界共生。

53 11-04 18:38

跨越科学与政治,应对人类能源的挑战丨两说

从实验室到白宫,从原子捕捉到能源革命,第12任美国能源部部长、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深度对话中国学者姚洋。他如何通过“意外发现”获得诺贝尔奖?又为何毅然加入奥巴马政府,成为美国首位担任内阁部长的华裔科学家?从能源转型到中美关系,他如何看待人类共同的气候变化挑战?本期对话,让我们共同倾听跨界大师朱棣文畅谈教育、创新、中美能源合作与气候变化的挑战。

96 10-29 13:31

超智能时代“门槛时刻”丨两说

知名投资人、创业家、畅销作家拉斯•特维德系统阐述了其对超智能时代的前瞻性思考。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超级智能概念,他将“超智能”定义为能够以前所未有速度进行自我迭代进化的智能系统,这种系统不仅超越人类知识储备,更具备自主进化能力。这一切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也将带来万千创业、投资新机遇。

137 10-22 16:38

全球变局下的中国青年科技创新丨两说

85 09-30 16:50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