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2025-11-19 09:28:33 听新闻
作者:从华尔街到陆家嘴 责编:詹凌览
① 全球市场抛售潮来袭 德银:基本面稳健 大规模熊市尚未到来
自10月中旬以来,全球市场出现跨资产类别的抛售潮,科技股、黄金和债券均受影响。标普500指数跌破关键支撑,黄金下跌6%,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德意志银行11月17日报告指出,尽管市场动荡,但宏观经济和金融基本面稳健,不构成大规模熊市条件。报告认为,抛售主要源于美联储鹰派转向,鲍威尔质疑12月降息,市场预期降息概率降至42%。此外,市场此前上涨过猛,估值处于高位,周期性回调不可避免。因此,尽管短期存在逆风,但市场崩盘的风险较低。
法国里昂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李徽徽:我认为近期全球资产杀跌有三股力量叠加:第一,美联储最近几周对12月降息明显降温,但背后根缘是在政府长期停摆造成数据真空。第二就是财政负担的担忧,长期高赤字叠加利率仍不算低,市场开始重新计算主权和类主权资产的久期风险和尾部违约概率。 第三就是典型的估值性价比问题,现在是在做一次集中挤泡沫。但我不把它定义为新一轮危机的前奏,而认为更像是在宽松周期中的一次较大幅度的“健康回调”。理由基于以下三点:一是美联储已经站在降息通道上,节奏放缓并不等于掉头加息。二是主权债务虽然沉重,但短期真正走向技术性违约的概率仍然很低。三是从基本面看,全球PMI依然维持在荣枯线上,AI相关资本开支持续增加,经济活动和企业盈利仍有一定支撑。所以,我会把这轮杀跌定义为指数层面的高位宽幅震荡、时间换空间;而资产层面在未来也会是深度分化,有现金流、有定价权、能真正吃到AI生产红利的资产,反而会在这一轮调整之后,迎来新一阶段的上涨。
② 摩根大通:中国科技股复苏仍处早期 外资投行密集唱多
摩根大通亚太区科技、媒体和电信(TMT)及新经济业务主管Mark Fiteny日前表示,中国科技股的复苏仍处于早期阶段,随着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崛起,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科技股的兴趣日益浓厚。他指出,全球投资者已开始将资金重新配置到中国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强的股票上,但当前资金配置规模仍低于2015年-2021年的水平。他还表示,中国是亚洲资本市场最大的驱动力,未来增长空间巨大,主要来自科技公司和港股。此前,摩根士丹利和瑞银等外资投行近日也纷纷发表看涨观点,认为中国股市2026年有望进一步上涨。摩根士丹利上周末预测,到明年年末MSCI中国指数可能收于90点;恒生指数收于27500点,沪深300指数收于4840点。瑞银预计MSCI中国指数明年末目标位为100,较当前有14%的上涨空间。
法国里昂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李徽徽:我不会简单用“外资回来了”来概括这轮行情,更核心的是中国股市定价逻辑在换挡,从过去押注地产、基建,转向押注“AI+高端制造”的中国新结构。第二,现在中国科技股的状态,我更愿意定位为“从不可碰到必须研究”的早期阶段,而不是牛市的中段。估值层面,对比美国同类型成长股,中国科技在相近盈利增速下仍有明显折价,再叠加这两年海外资金持续低配,后面还有一个中长期的“补仓+修复”过程。第三,“亚洲最大驱动力”不意味着一路平坦,中国资产一定是“波动中的机会”。对于科技股本身,我更看好三条主线:一是算力基础设施、云和国产AI芯片;二是把AI真正嵌入工业、医疗、制造链条的企业;三是既有现金流、又在做数字化升级的龙头。最后我认同“科技股上升周期还在早期”,但节奏会是“台阶式”的,对投资者来说,接下来真正要回答的是“挑选那些能把AI投入变成稳定现金流的公司”。
③ AI战略驱动阿里估值重构 蚂蚁“灵光”与千问共拓生态
11月18日,蚂蚁集团推出全模态通用AI助手“灵光”,支持30秒内生成可交互、可分享的轻应用,如健身计划器、旅行规划器等,并实现3D模型、动态图表等多模态内容的代码级生成,标志着蚂蚁在AGI场景化落地的关键突破。此前,阿里巴巴宣布“千问”项目,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其千问APP公测版上线,基于Qwen3模型,与ChatGPT竞争。资本市场对阿里系AI布局反应强烈,截至17日,阿里巴巴美股和港股年内涨幅均在90%左右。灵光通过结构化思维和多模态输出,让用户“秒懂”知识,还推出“闪应用”功能,快速生成个性化小应用。
法国里昂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李徽徽:“灵光”和“千问”不是单独两件产品,而是阿里系在重构“下一代操作系统”,但在我看来要真做到 OS 级,它至少要跨端成为统一入口,要沉淀出一套稳定标准,让大量开发者愿意围绕灵光和千问来做生态,同时还要穿过算力成本、数据安全和监管这些关口。现在的阿里股价更多反映的是对远景的定价,真正的考验是三到五年内能否在云、支付、电商里跑出一批高频、可付费、可复制的 AI 场景。

《投资秘籍》购买:
AI应用市场有多大?近期还有哪些刺激点?想获取AI智能体相关产业链深度解析,欢迎订阅《从华尔街到陆家嘴》最新推出的收费版《投资秘籍》。
近期我们关注了量子科技,商业航天,电力,太空算力,AI PCB和CCL,特斯拉股东大会之人形机器人,储能,AI算力大单满天飞,文生视频Sora概念股,存储超级周期,科技巨头财报,英伟达Rubin升级带来的增量,人造太阳核聚变,脑机接口,存储芯片,贵金属风险,消费电子,生成式人工智能,阿里云的“Aegaeon”计算池化解决方案,英伟达800V高压直流电源架构等,相关板块均有亮眼表现。
点击第一财经“VIP频道”,查看更多。《从华尔街到陆家嘴·投资秘籍》订阅价688元/月!一天一杯咖啡的价格,既能学到投资逻辑,也能寻到投资路径!
裁员被包装成理性——那是一种只对报表负责的理性。
经济大海大洋的相通,实现同频共振,促进共同发展,最终要落脚到“与天下同利”上。
“技术发展的竞赛中,获胜者将占据绝对主导的市场地位,产生巨大的市场效应和收益。同时,这类企业又能将现金流投入到公司新的发展中,从而形成自我延续。”马丁说。
英伟达与Palantir达成合作,推动AI实战化。
MiniMax宣布:正式开源并上线MiniMax 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