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族企业治理报告》2025年11月18日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家族企业作为民营经济的核心力量,面临着代际传承、治理结构转型、可持续发展等多重挑战,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转型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议题。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领导和李锦记集团、福建匹克集团、华林特钢有限公司、河北金怡化纤等数十家的家族企业代表以及相关专家学者、媒体代表参与了此次活动。

近年来,我国民营经济法制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实施及《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的发布,对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证各类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家族企业的治理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制度性指引。
在各类企业形态中,家族企业以其独特和复杂的治理模式,为学术界和实践领域所关注。由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家族企业委员会编著的《中国家族企业治理报告》(2025)一书,分为上、下两个篇章,上篇为“报告”,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全球家族企业研究中心撰写;下篇为“案例”,由11家具有代表性的家族企业组成。此外,在“附录”部分还收录了4家国外家族企业案例。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李兆前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中国家族企业作为民营经济的中坚力量,其现代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在我国5800多万户民营企业中,家族企业占据了民营企业总量的八成以上,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是未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对家族企业更提出“应对各种内外部挑战,迈向治理现代,是中国家族企业的时代使命与与历史担当。”

发布会上,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家族企业委员会创会会长、李锦记集团执行主席李惠森在致辞中提到“治理、是家族企业突破传承困难和转型挑战的关键,回顾李锦记的治理历程,我深深感到,传承不是重复上一代的答案,而是培养解答新问题的能力。”

福建匹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景南在发言中提到,“家族企业的终极使命,是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相比物质传承,更重要的是精神传承。”
华林特钢集团总经理陈华业也分享了治理实践。作为成功接班的二代企业家,他认为传承父辈创业精神是筑牢发展基业的根本指引。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家族企业委员会自2011年以来编著的6本家族企业报告有《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报告》、《中国家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报告》、《中国家族企业年轻一代状况报告》、《中国家族企业生态40年》和《中国家族企业与共同富裕研究报告》。

此次最新发布的第7本《中国家族企业治理报告》,旨在通过对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呈现与解析,提供理论引导和实践路径,如何向结构合理、有效制衡、运行高效、合规经营的现代企业制度转型,实现科学决策和有序传承,从而达至家族和企业双重目标的平衡,服务于家族企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此文不代表第一财经观点,系出于传递商业资讯目的刊登。)
从法律和制度上保障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有效保护合法权益,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宗馥莉辞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职位,标志着娃哈哈在创始人宗庆后离世后面临的深层结构性矛盾集中爆发。
民营经济又迎来一个关键且充满机遇的发展时期,必须充分珍惜。
民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不仅要“做大蛋糕、做好蛋糕”,更应致力于促进发展成果的共享,回应政策对提升社会包容性与公平性的引导。
地方性法规将贯彻上位法精神,并力图发挥地方立法的补充、细化和创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