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十五五"资本市场走向何方?周延礼、吴晓求、王忠民等大咖发声

第一财经 2025-11-20 20:05:14 听新闻

作者:王方然    责编:杨佼

AI速读
节省3分钟阅读时间

{{aisd}}

AI生成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前述内容由第一财经“星翼大模型”智能生成,相关AI内容力求但不保证准确性、时效性、完整性等。请用户注意甄别,第一财经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您有疑问或需要更多信息,可以联系我们 yonghu@yicai.com
要求理论与政策的重心从“扩大供给”转向“如何有效管理过剩经济和扩张内需”。

“资本结构变动推动了‘重资产到轻资产、轻资产至重资本’全链条、全场景新模态的塑造。轻资产、重资本的时代金融叙事,与创投基金形成良好互动,创造了诸多二级市场交易机会。”在11月19日开幕的“2025深圳国际金融大会”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这样说。

这次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会议,以“金融强国建设与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主题。“十五五”我国资本市场可能有哪些新变化?对未来有哪些新研判?在会议上,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周延礼,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王忠民等多位业内专家发表了主题演讲。

人工智能时代面临新挑战

吴晓求说,中国人均GDP已从1978年的150美元跃升至2025年的预计1.4万美元,逼近发达国家门槛。经济形态也由“短缺经济”转向“过剩经济”,约220个细分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仅少数领域存在供给缺口。这一转变要求理论与政策的重心从“扩大供给”转向“追求供需动态平衡”。

他进一步提到,以智能化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自2010年左右兴起,其发展高度依赖于算力、算法和大数据三大核心要素。得益于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打下的信息产业与互联网坚实基础,以及新能源发展为算力基础设施提供的绿色动力,有理由相信,中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将会走在世界的前列。金融改革与资本市场发展,亟需将其置于这一背景下。

(国家一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

王忠民认为,目前正从工业化时代全面迈入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时代。这一转型使得重资产面临新的风险敞口:过去工业化周期中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在5%至50%之间,但在技术快速迭代的今天,许多资产可能无法实现资本回收,甚至因技术过时而成为负资产,引发负现金流风险。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

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说,面对“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的关键节点,保险业需从传统风险补偿向全周期风险管理升级,成为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与民生安全网的“稳定器”。

他强调,针对“新三样”的产品,新能源装备、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型产业保险的需求,保险机构要创新产品与服务,积极地研发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知识产权侵权保险等相关的新型保险产品。深圳是创新的热土,每年的知识产权注册数量高速增长。

此外,绿色转型也成为保险业重点发力方向。周延礼说,保险资金可通过债权计划、股权计划等长期资本工具,支持风电、新能源汽车等绿色项目,并将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纳入保障范围。他呼吁加快推广环境责任保险,建立“保险+监测+溯源”联动机制,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如何构建新模态?

“资本市场的表层功能是融资,但最核心的功能,在于对创新者的激励。”吴晓求认为,应让高科技企业及创新者通过上市实现发展,并获取“制度性溢价”。 中国资本市场在“十五五”时期很重要的任务是重构生态链,从资产端、需求端、制度平台端进行全面重构。

在资产端,要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在需求端,应放宽对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入市的限制。吴晓求特别提到,近一年来,监管已逐步放松对大资金入市的约束,保险资金按比例进入市场即是一大进展。

周延礼也提到,近年来,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的投资比例持续提升,监管部门也逐步放宽相关限制。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披露数据,截至2025年三季度,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余额已经超过37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保险资金作为“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耐心资本”,完全可以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在制度层面,吴晓求强调,改革的核心是提升透明度,并显著提高违法违规成本。他指出,过去法律环境下,违法成本远低于所获收益,导致违规行为频发。未来必须修订刑法等相关法律,对金融欺诈、虚假信息披露、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行为实施严厉惩处。

王忠民则从企业战略角度指出,“轻资产”已成为当前企业的理性选择。他举例称,融资租赁模式将长期固定资产转化为短期流动服务,如企业无须自建数据中心,而是通过租赁算力服务满足AI发展需求。产业链分工使企业能够将重资产环节外包。苹果、特斯拉等企业通过将95%的产业链布局在中国,实现了自身的轻资产运营,同时带动了中国产业链的升级与全球化。

他进一步提出,资产变“轻”的同时,资本必须变“重”。企业仅靠自身资本已不足以支撑发展,必须借助多元化的资本模态:初创阶段需要包括天使母基金、VC基金、深创投等等多层次资本注入,成长期则需借助社保基金、银行权益资本、国际资本等,形成风险共担机制,创业企业可能经历高失败率,但成功的项目能够覆盖失败的成本,实现“社会创新成本为零”的良性循环。

此外,王忠民呼吁上市公司与头部企业主动布局“重资本”战略。他引用谷歌收购DeepMind、微软投资OpenAI等案例,说明大企业通过收购中小创新团队能快速抢占技术制高点。

他建议,市值千亿级的上市公司,除了高研发投入外,可以将10%~20%的资源投资于中小企业的创新和进步,即用于投资产业链上的创新节点,形成“链上共赢”的生态。这种模式不仅能降低自身研发风险,更能在供应链层面激发全产业链的创新活力。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