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25第一财经金融价值年会”聚焦全球动荡中的中国经济新确定性

第一财经 2025-11-21 23:06:50 听新闻

作者:陈君君    责编:林洁琛

AI速读
节省3分钟阅读时间

{{aisd}}

AI生成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前述内容由第一财经“星翼大模型”智能生成,相关AI内容力求但不保证准确性、时效性、完整性等。请用户注意甄别,第一财经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您有疑问或需要更多信息,可以联系我们 yonghu@yicai.com
突破、韧性、跃迁。

当前,全球经济在波动中寻求新的平衡,下行压力与结构性挑战并存。虽然全球通胀整体有所缓和,但地缘政治冲突、供应链重构压力,以及主要经济体政策调整带来的外溢效应,依然构成严峻考验。过去一年,美国政府贸易政策摇摆不定,引发全球贸易格局不确定性增加,国际政策协调的复杂性也显著上升。

11月21日,由第一财经主办的“2025第一财经金融价值年会”在上海举行。本届年会集结国内顶尖高校学者、金融机构高管及资本市场参与者,以“突破·韧性·跃迁”为主题,围绕人民币国际化“十五五”前瞻、中国经济新质趋势、居民消费率提升路径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讨论,聚焦财富管理与科技投资两大热点。

年会期间,还揭晓了“2025第一财经年度金融人物”,他们在推动行业变革、引领业务创新、深化市场研究等方面展现出显著影响力,其实践经验与观点,为观察未来经济与金融发展的走向提供了重要参照。

人民币汇率与中国经济新阶段:从全球变局中寻找确定性

当下世界正面临三大关键趋势:一是全球化深度调整,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与供应链风险上升;二是科技革命重塑经济,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新质生产力引擎;三是绿色发展成共识,绿色产业与金融带来投资新机遇。

在此背景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教授、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院长盛松成指出,中国正进入“双向投资”阶段,即“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

盛松成表示,自“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快速增长,2015年首次超过外商直接投资(FDI),多数年份保持领先。同时,中国贸易伙伴结构显著多元化,对美欧东盟三大伙伴出口占比从2019年的50.8%降至2024年的45.5%,而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则大幅上升至约47%。此外,从全球美元周期、美债高企及黄金储备上升趋势来看,人民币国际化迎来新机遇。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在“十五五”期间,人民币国际化应加快推进。过去16年,人民币国际化在贸易结算、支付体系、储备配置等领域取得突破,但与中国经济体量仍不匹配。

“在全球贸易格局变化、美元信用风险上升、去美元化趋势加速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更具必要性和现实条件,有望在跨境贸易使用、离岸市场扩容、储备货币地位等方面迎来新一轮实质性推进。”连平称。

盛松成认为,从长期区间看,人民币具备温和升值空间,但不会出现快速、大幅的趋势性行情,仍将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则从经济中长期增长的视角指出,新质生产力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新核心变量。科技创新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高端制造、数字经济和绿色体系正在孕育新的增长极。

他提出,应在文化上包容个性与失败,建立容错机制并提升风投资金的耐心;鼓励企业开展风险投资(CVC),利用其长期资本优势推动创新;改善二级市场生态,减少短期主义,为科技企业提供稳定的成长环境;完善法治体系,加强投资者权益和知识产权保护;同时保持政策的长期稳定,避免不确定性削弱创新动力。

居民消费率“十五五”提升有望,但难点不容低估。对此,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分析指出,中国消费未来5年具备抬升空间,但需正视收入结构、家庭负担、人口老龄化等深层因素掣肘。“提高居民消费率不仅是提振消费那么简单,而是要求消费增速跑赢经济增速,实现内需与经济的良性循环。中国居民消费率约40%,仍低于美国28个百分点,差距主要在服务消费和改善性消费上。”他说。

要解决这一问题,罗志恒指出,需要多方面发力:从体制机制和财税改革入手,给予地方政府推动消费的激励;通过稳定楼市和资本市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推动国资财政与社保联动,让公共资源更好地惠及居民;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释放家庭性消费潜力;改善服务供给和市场监管,让消费选择更优、更丰富;优化公共假期和调休制度,让居民有时间、有能力消费。

新质生产力重塑增长格局:科技、产业与市场的协同演进

当前全球经济处于十字路口,资本市场呈现新趋势:国际黄金价格屡创新高,反映市场对不确定性的担忧;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也在重塑全球资产配置格局。

莲华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合伙人兼首席投资官洪灝表示,中国过去三年上游行业长期处于通缩状态,压力逐步传导至下游,导致需求疲软和价格竞争加剧。他指出,今年最有意义的变化是反内卷措施的具象化落地。

“房地产对经济的贡献率已下降至约10%,股票市场的牛市并非缺乏基本面支撑,而是受益于新兴行业和经济周期的恢复。”洪灝强调,工业企业近期利润的量价齐升显示反通缩工作已见成效,而股票市场已经前瞻性反映了这些变化,尤其是在制造业、新能源车、半导体及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中国依然保持全球领先的竞争力。

洪灝还表示,中国市场今年表现优异,长期来看仍有投资机会。他提出,随着反内卷政策的落实、工业利润的持续增长以及经济流动性的注入,金融市场将进一步修复收益率曲线,银行信贷意愿增加,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阶段。中国股市的长期趋势仍在上升,波浪理论显示第五浪刚刚启动,投资者可关注创新药等新兴板块的潜力。

本次年会还举办了两场行业圆桌讨论,分别探讨了低利率时代的财富增长、如何把握科技投资下半场等热点议题。

在“低利率时代,如何让财富逆势增长”圆桌论坛中,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低利率环境下,财富管理正在从单一收益追求转向长期稳健配置。固收替代策略、多资产组合、全球资产布局以及保险保障型产品的升级,是抵御不确定性、实现稳健增值的关键方向。

在“科技牛股一骑绝尘,如何把握科技投资下半场”圆桌讨论中,与会嘉宾认为,长期主义是核心,需穿越行业周期。无论是券商的长期行业研究积累、投资机构的投早投小,还是低谷期坚守、耐心等待企业价值兑现,都要强调“长期主义”。

年会上还发布了“年度金融书籍”,聚焦过去一年在金融创新、风险管理、产业经济等方面具有行业推动力的代表性作品。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