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sd}}
AI生成 免责声明
近日,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因一封发布于南极的32周年内部信引发舆论风波。信中喜庆语气与红色字体被部分员工解读为“炫耀”,社交平台上出现“老板在南极‘奋斗’,我们在工位‘难极了’”等吐槽。
对此,俞敏洪两次公开致歉并回应:承认行文不当,强调本意是分享观点,并非炫耀,使用红色源于“喜庆”传统,但理解员工对红色的负面联想。此外,澄清所乘破冰邮轮“夏古号”12天行程费用为20万至25万元,并非网传的148万元,并宣布明年冬天将支持约10名基层优秀员工及10名东方甄选会员免费赴南极。
俞敏洪同时表示,员工有不满可通过直接发邮件等内部渠道反映,公司会及时改进。呼吁避免在自媒体发表极端言论,强调员工与公司是“互相成就、双向选择”的合作关系。
但俞敏洪的回应并未消弭二级市场对东方甄选业务发展的担忧。11月6日,俞敏洪确认原东方甄选CEO孙东旭离职。11月7日至今,东方甄选股价持续走低,在外界期待公司管理层进一步披露失去孙东旭后如何补足高管梯队建设后,俞敏洪于11月13日出发南极,16日发布引发争议的内部信。
有网友在俞敏洪致歉后发出疑问:“老板旅游员工就要放假吗?60多岁老板还不能享受一下人生吗?”但内部信争议只是表层,本质是外界对 “管理层战略重心与公司现实困境匹配度” 的质疑,背后折射出市场对东方甄选业务独立性、盈利持续性的深层担忧。

从2023 年底 “小作文” 事件到 2024 年 7 月董宇辉离职、2025 年 11 月孙东旭退场,东方甄选在短短两年内经历核心人事 “双支柱” 崩塌,叠加 2025 财年营收利润双降的财报压力,凭借“知识型直播”爆火的东方甄选正陷入“转型阵痛未消、新增长引擎待验证”的困境。
新东方2026财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业绩报告显示,公司营收虽同比增长6.1%,但股东应占净利润同比下降1.9%。东方甄选2025财年财报显示,剔除与辉同行直播间产生的营收金额,公司持续经营业务营收同比减少30.9%,净溢利由2024财年的2.491亿元降低至0.062亿元。
8月的财报电话会上,担任东方甄选董事长兼CEO的俞敏洪对身兼数职的状态解释称:新东方已经比较稳定,东方甄选是创新企业,相对来说需要他投入更多精力。同时他认为东方甄选所在领域发展潜力无限,未来市场空间将比新东方大得多。
但在具体梯队建设方面,俞敏洪并未披露更多。董宇辉与孙东旭的离开直接导致东方甄选“流量基本盘” 动摇,且至今未形成有效替代。财报显示,该财年东方甄选GMV由上个财年的143亿元同比降低39.2%至87亿元,毛利从17亿元同比减少17%至14亿元。
俞敏洪在回应中表示,南极之行确实有一定的个人旅游的味道,但同时也为了工作,比如遇到从事自然教育和探索的专家,未来有可能进入新东方工作,一起为中国孩子提供系统的自然教育。但如今,投资者更需要的是俞敏洪对新东方教育与文旅、东方甄选电商几大项进行优先级排序与人才资源补全,而非持续的南极风光更新。
11月24日,截至发稿,新东方(09901.HK)股价涨2.09%,东方甄选(01797.HK)股价跌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