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sd}}
AI生成 免责声明
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领域重点项目完成集中签约,央企新一轮整合启动。
国务院国资委日前组织召开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推进会,8组17家单位进行了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包含中关村机器人公司、国机集团、内蒙古乌审旗政府、东方电气集团、中国石化、中国一汽、大疆创新、中国国新、中汽中心、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中国南水北调、鞍钢、中铝集团、南航集团、招商局集团、中国远洋海运、中国旅游集团等。
签约的重点项目涉及新材料、人工智能、邮轮运营、检验检测、航空物流等关键领域。其中,中国旅游集团与中远海运集团正式签署星旅远洋邮轮整合协议。星旅远洋邮轮成为华夏国际邮轮全资子公司,标志着央企邮轮运营资源整合主体任务全面落地。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镇在会上表示,现阶段开展专业化整合工作,是要在服务国家战略、补链强链、科技创新、提质增效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整合的主动性、系统性、针对性,将专业化整合打造成培育核心优势企业、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对第一财经表示,“十五五”期间,央企在国家战略安全、核心技术、矿产资源、应急、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将加大重组整合步伐,有望在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人工智能等方面取得明显进步。
央企整合打造亚洲第一船队
第一财经记者从中国旅游集团了解到,由集团牵头组建的央企邮轮运营平台公司,已成功整合“爱达·魔都号”“爱达·地中海号”“南海之梦号”“鼓浪屿号”等多艘央企邮轮资源,船队规模位居亚洲第一。华夏国际邮轮将以此次整合为起点,坚持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为中国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旅游集团是中国唯一以旅游为主业的央企,总部位于香港。旗下汇聚港中旅、国旅、中旅、中免等众多知名旅游品牌,形成了由旅行社、景区、酒店、免税、旅游交通、证件业务、邮轮、地产、文创以及在港综合业务组成的产业布局。
为了发展邮轮业务,早在2015年,中国旅游集团成立邮轮事业部,前期孵化了三沙南海梦之旅邮轮有限公司和星旅远洋国际邮轮有限公司项目。
华夏国际邮轮成立于2023年12月,注册资本85亿元,由中国旅游集团(持股35.3%)、中远海运集团(17.6%)、招商局集团(17.6%)三家央企,以及锦江国际集团(11.8%)、上海久事集团(11.8%)、吴淞口文旅投资集团(5.9%)三家上海国企共同持股。
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在华夏国际邮轮成立大会上曾表示,希望以华夏国际邮轮的成立、协议签署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对接机制,创新合作模式,带动更多企业融入邮轮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形成高端邮轮产业集群,打造央地合作新样板。
2024年12月,央企邮轮整合推进会在上海召开。华夏国际邮轮与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宣布,华夏国际邮轮将增资爱达邮轮有限公司,未来双方将以此次增资为契机,携手打造从邮轮研发、建造、供应链到运营的全产业链体系,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贡献更大力量。
邮轮产业被誉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其经济价值远不止于船舶制造与运营本身。它通过“港口—船—岸”的联动,能有效带动高端制造、交通运输、旅游商贸、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乃至农产品供应等数十个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显著的“乘数效应”。
中国旅游集团华夏邮轮公司总经理黎明表示,邮轮产业的带动效应极为显著,产业带动比例系数高达1:10至1:14。即邮轮产业每产生1元收入,就能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产生10~14元的经济效益。
邮轮经济迎新一轮黄金周期
今年以来,邮轮经济为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提供有力支撑。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年中国及亚洲邮轮经济景气指数分别为102.28和102.34,均已恢复至2019年水平之上。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邮轮港口进出港邮轮达344艘次,接待旅客205万人次,同比增幅分别达17%和28%。国际客源大幅增加,1至9月中旬,经上海口岸乘坐邮轮入境的外籍旅客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77%。
此前2008年至2017年间,中国邮轮产业曾经历“黄金十年”,其间中国跃升为全球第二大邮轮客源国,仅次于美国,邮轮游客人数以每年40%~50%的速度增长。
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汪泓表示,中国邮轮经济正从低谷中强劲复苏,新一轮黄金增长周期蓄势待发。不过,和第一个“黄金十年”相比,新阶段的增长逻辑和驱动要素有很大不同。新阶段的增长逻辑已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与质量提升,体现在市场从复苏期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呈现出“规模扩张、结构升级、质量提升”并行的新特征。
今年7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到,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推动海运业高质量发展。
面对邮轮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沿海各地正在加快挖掘“蓝色消费”新场景。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推出“邮轮船票一票畅游东疆”新举措;深圳南山与爱达邮轮合作,在今年秋季以深圳为母港运营特色航线,覆盖中国香港、日本、越南及菲律宾等地。
近日,上海倡议天津、深圳、青岛、大连、厦门、广州等9座城市建立“邮轮+消费城市联盟”,推动“邮轮+”业态创新。
爱达邮轮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国兵撰文指出,打造中国邮轮产业的黄金时代,是一个全局性、系统性工程。从服务业角度看,需要政府、企业、港口、乘客的协同发力,通过邮轮文化普及来提升和促进市场发展;从制造业角度,需要研发设计、供应链、运营与政策统筹四轮驱动,提升市场供给能级和供给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
央企专业化整合加速推进
11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组织召开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推进会并举行重点项目签约仪式。总结前一阶段专业化整合工作进展成效,组织重点项目签约,明确当前阶段新任务新要求。
除了上述中国旅游集团与中远海运集团正式签署星旅远洋邮轮整合协议,会上签约的项目还包括中国石化与东方电气集团、内蒙古乌审旗碳纤维“产业合作+资本运作”项目,中国一汽与卓驭科技智能驾驶领域专业化整合项目,中国一汽与中国五矿电池关键材料领域产业链共链项目,中铝集团与鞍钢产业互联网与数智供应链领域专业化整合项目,南航集团与招商局集团航空物流领域专业化整合项目等。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此次签约的专业化整合项目,涉及新材料、人工智能、邮轮运营、检验检测、航空物流等关键领域,不仅聚焦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整合优质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又围绕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发挥各方产业优势,促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专业化整合是指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股权合作、资产置换、无偿划转、战略联盟等方式,打破企业边界,将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主业企业集中。去年以来,中央企业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持续调整存量、优化增量。通过一系列整合,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展望未来,哪些领域的整合将提速?国资委强调,主业领域具备优势的集团,要推动央企间相关资源有效集聚。非主业、非优势资产具有整合价值的,要加快实现向主业央企集中。李镇表示,开展专业化整合必须符合行业和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坚持长期主义、坚决杜绝片面追求短期规模而搞无关多元、无序扩张。
优化行业资源配置是下阶段专业化整合的方向之一。会议透露的信息显示,从央企之间横向看,未来要针对业务布局不合理的部分行业,支持头部企业开展整合,优化布局结构,提升规模效应;从产业链纵向看,整合要锚定“高端”发力,力求获取更多关键资源和技术,积极向产业链高端延伸,扩大高端市场份额;从央企集团内部看,推进同类业务整合是重点任务,要合并精简部分业务板块,消除低水平重复建设,提升集团整体效率效能。
整合只是改革的开始,融合才是改革落地的关键。国资委表示,要对并入板块的人力、技术、市场等进行全面梳理和整合,深化各业务板块之间业务合作,推动并入企业积极吸收集团在战略管理、组织运营、资本运作、文化塑造等方面的经验,实现信息、资源、市场和管理制度对接。此外,加快集团内部品牌整合,构建统分结合、梯次衔接的品牌架构,提升品牌凝聚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