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黄凡为资深私人银行家)
2025年,对全球投资人而言应该都是丰硕的一年,无论是国内A股、港股,还是海外美股、日股今年以来都有不少的升幅。即使是参与避险的黄金配置,回报也一点不差。那么,投资人能否期待2026年全球市场仍然能有优秀的表现?
一、2026年全球市场的宏观格局与核心挑战
无可否认,2026年我们必须正视不同的宏观逆风。世界银行预测全球GDP增速仅2.4%,创近十年低位。多重周期与政策因素交织,形成三大核心不确定性:
(一)美联储政策常态化下的利率压力
美联储政策主导全球流动性走向。市场预期2026年开启温和降息,但联邦基金利率仍将维持3%左右中高位,无风险收益率居高不下。美联储数据显示,2025年美国企业债券融资利率升至4.8%,较2023年提升1.5个百分点,既压制企业盈利空间,也制约股市估值,将加剧科技、制造等融资依赖型行业分化。
(二)中国经济复苏进程中的结构调整
中国经济企稳对全球复苏至关重要,当前正处于结构调整关键期。房地产市场仍在筑底,政策上需要稳定就业、继续加大力度派发消费券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也需要进一步减税、进一步降息减少居民的负担,这些都是继续提振消费的正道。
(三)全球化进程中的逆流冲击
全球化进程遭遇逆流冲击,世界银行指出贸易壁垒上升与政策不确定性是增速放缓的重要诱因,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速降至0.8%的近十四年低位。2026年,“对等关税”“技术壁垒”等保护主义措施或持续,使全球化红利边际递减,成为复苏重要制约。
二、穿越周期的核心动力:AI浪潮引领产业变革
然而,与这些周期性和政策性的逆风不同,被认为是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AI浪潮是趋势性与技术性的。它代表着一种不可逆的、能穿越经济周期的长期增长动力。
那是投资A股就能把握AI浪潮带来的机遇吗?
不同市场因产业结构、估值差异呈现差异化配置价值,A股、港股、纳斯达克需结合自身特点制定策略,方能精准把握确定性机会。
(一)A股市场:聚焦高性价比的价值与成长标的
A股具备长期配置价值,但AI主赛道估值偏高——科创板AI相关企业平均估值约160倍,估值与业绩匹配度需观察。其核心优势在于估值合理、盈利稳定的价值标的。
A股市场中,确实还有不少估值低、净资产收益率高、现金分红回报率高等高性价比的投资标的。高端制造业与消费刚需是A股高性价比标的集中领域。高端制造业受益于国产替代与产业升级,新能源装备、工业母机等龙头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超15%,现金分红率超3%,估值处于近五年低位;消费刚需领域的食品饮料、医药等龙头,需求稳定且估值经调整后回归合理。
消费赛道复苏潜力逐步积累,稳定就业、消费券发放、减税降息等政策持续发力,地方定向补贴与中央税收优惠形成合力,2026年政策累积效应有望释放,推动消费赛道估值与业绩双重修复。
(二)港股市场:AI核心资产的估值洼地
国内具备更强AI领域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大公司有很多在港股上市,当前港股科技板块平均估值约25倍,AI龙头估值仅为A股同类企业的1/3至1/2,属全球估值洼地。
从资产配置角度,我认为AI全产业链,依然是2026年以及今后一段时间投资组合的“成长引擎”,代表未来的确定性方向。我们应以坚定的态度,重点持有并长期坚持。
(三)纳斯达克市场:AI领军企业的孕育土壤
而全球的AI领军公司,很多都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市。
尽管我们现在可能无从判断哪一家公司在今后引领AI大潮,但根据历史经验,可以肯定下一个AI领军者会在纳斯达克市场孕育、诞生、成长发展壮大。因此,如果我们把资产配置也同步放在纳斯达克市场,就大概率不会错过AI浪潮带来的历史性投资机遇。配置纳斯达克100指数类产品,以确定能分享人类历史性第四次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历史性投资增值机遇。
三、避险资产配置:黄金的理性定位与角色
那么,在过去两年表现无比亮丽的黄金,在2026年还有令人惊艳的表现吗?
我认为适量的黄金配置作为投资组合中的对冲部分无可厚非,但若是基于黄金过去两年的大幅上涨将其短期的高回报率作线性外推而大幅增持黄金并不是适当之举。因为常识告诉我们:只要是投资品,就不存在只涨不跌的趋势,只有永恒的周期。黄金过去的大涨,恰恰是透支了将来价格进一步上升的空间。
四、结语:在不确定性中锚定确定性主线
综合来看,2026年,市场的主旋律将是“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投资者需锚定AI这一确定性主线,结合A股价值标的、港股AI洼地、纳斯达克生态优势进行差异化配置,辅以适度黄金对冲风险,方能在不确定性中把握收益机会。
第一财经一财号独家首发,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未来10年我国GDP潜在增速完全有条件支撑年均4.17%的增长。
白银正以更加凌厉的涨势超越黄金,截至2025年11月10日,伦敦现货白银价格强势突破50美元每盎司关口,年内涨幅超过75%。
经济大海大洋的相通,实现同频共振,促进共同发展,最终要落脚到“与天下同利”上。
市场普遍预计,日本央行将在今年12月或明年1月再次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