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宝信最快年底登陆港股 上海开隆为幕后控制

南方都市报 2011-11-03 11:49:00

责编:群硕系统

记者独家获悉计划于11月中旬将参加港交所聆讯的中国内地宝马经销商- - 上海宝信汽车,其幕后控制人正是2010年度“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百强排行榜”第八位的上海开隆汽车集团,预计最快将于年底前在港上市,募资8亿美元,约62.4亿港元,

尽管2011年车市遇寒,甚至部分汽车经销商因盲目投资引发资金链断裂“跑路”,然而在资本市场上,汽车消费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备受追捧,早在三年前,风险投资家们便在汽车流通领域进行了布局,而今,汽车经销商的上市已如“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势。

昨日,南都记者独家获悉计划于11月中旬将参加港交所聆讯的中国内地宝马经销商- - - -上海宝信汽车,其幕后控制人正是2010年度“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百强排行榜”第八位的上海开隆汽车集团,预计最快将于年底前在港上市,募资8亿美元,约62.4亿港元,安排行包括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另悉,上海永达集团、宁波轿辰集团等实力汽车经销商亦提出申请,进入上市程序,在江浙等沿海城市,4S店尤其是豪华品牌4S店的投资价值“水涨船高”,2亿元的开价仍未能阻挡意欲做大规模进入资本市场的“收店者”的步伐。

幕后控制者是开隆汽车

“宝信跟正通的保荐人是一样的,”在查阅完有限的资料后,一位徐姓券商称,“都有摩根大通。”

从上市披露的时间来看,上海宝信汽车恰好是在正通汽车登陆H股1年之后,同样也是宝马旗下几家较大的授权经销商。如果从经营的宝马4S店数目来看,宝信并不逊于正通,其在上海、杭州、宁波、苏州、天津等地均有4S店,可以查到同样使用“宝信”为店名的宝马4店就达10余家,“我掌握的数据是肯定超过10家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宝马区域人士向南都记者表示。

“宝信背后的控制人就是上海开隆汽车集团”。一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负责人称,目前披露的有限的资料中,开隆汽车集团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涉足汽车流通领域,作为一个集团性的汽车经销商,下辖有宝信集团、开隆汽销集团、太平洋集团三大集团,“开隆”甚至被推荐为上海名牌。开隆汽车集团的网络也遍及长三角、华南、华北、东北等区域,除了宝马之外,还代理了奥迪、捷豹、路虎、丰田、本田、日产等20余个汽车品牌。

中国人更倾向于中庸之道,闷声发大财的汽车经销商很多,也只有其进入资本市场之际,人们才有可能了解到其真正的实力。譬如说,一年前在H股上市的正通汽车,直到路演前,汽车圈中人才知道其是宝马在中国内地的第一大汽车经销商。

同样,行事颇为低调的开隆汽车,最近一次引发业界关注是在半年前,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的2010年度“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百强排行榜”中跻身前十,位列第八,其盈利水平也令人咋舌,2010年营业额173.72亿元。

“这家企业上报数据非常保守,其真实的实力要更雄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告诉南都记者,开隆汽车连续两年进入了中国汽车经销商排行榜前十位,按他的了解,其实际营业额应该还要高1/3.

沿海城市“收店”成风

据罗磊介绍,开隆汽车计划在香港上市的是其优质资产———宝信集团,从其计划募资8亿美元,约62.4亿港元来看,是去年正通汽车在H股首次IPO 4亿美元金额的两倍,从市盈率来看超过20倍“开隆汽车何以敢对仅有10余家宝马4S店的宝信集团做出如此高的溢价?”对此,罗磊分析,尽管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汽车产销增幅未超过3%,然而豪华车却是一枝独秀,尤其是宝马,其在华的销量同比增幅高达45.7%。

时下,与长三角、珠三角中小企业“溺水”,延伸到汽车流通领域,经销商跨行业盲目投资负债“跑路”。但与之迥异的是,在上述沿海城市,4S店尤其是豪华品牌4S店的投资价值“水涨船高”,即便如此,依然没能阻挡“收店者”的雄雄决心。

“现在,江浙一带,收购1家豪华品牌4S店开价至少2亿元(不包括土地成本)。”在江浙车市浸淫了二十余年的汽车行业人士张建业称,前来“收店者”尤以一匹 “北方的狼”——北京运通汽车扩张得最迅猛,该集团在2010年度“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百强排行榜”中名列第十八位。

据张建业透露,近年来豪华品牌的增势较好,利润也非常不错,许多急于扩张上市的经销商集团,则希望能收购更多的豪华品牌4S店,一方面做大规模,另一方面,增强优势资产更容易在上市后赢得投资者的青睐。“其中不乏有些经销商背后的风投资本,按10倍的溢价来收店,做大规模上市后,获得20倍乃至30倍的市盈率,赚取中间的差价。”按照张的说法,即便是2亿元收一家不包含土地在内的4S店,上市后,经销商仍能有不少的套现。

一个巴掌拍不响,今年车市的下行也令不少中小型经销商打起了退堂鼓,“掉转船头”“提前撤离”、“投资其他行业”……成了他们的最终选择,一方是退市,另一方是扩张,也给了上述意欲上市的汽车经销商集团继续做大规模的机会。

对于张建业的观点,罗磊有不同的看法,“有人可能会选择做大规模上市套现,但并非每家如此,以正通汽车为例,是为了上市解决资金的问题,扎实地在汽车行业更长久地经营下去。”同时,罗也坦承,大鱼吃小鱼,目前也是中小型经销商比较好的退出时机“可以卖个好价钱。”

记者观察

苦练内功方能玩转资本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狄更斯《双城记》的名言放诸当下的汽车流通业依然合时宜。

“跑路者”佛山悦亚的老板已销声匿迹,负债上亿元;而通过上市获得几十亿融资的庞大、中升、正通汽车的掌门人身家过百亿,即便是转让股份的龙华汽车、中汽南方套现获利也是高达6亿元甚至55亿元。

从上市企业的保荐人来看,无一不是国际知名的投行。早在三年多前,许多的PE、V C、天使投资者便开始在汽车流通领域布局了,新桥资本等外资进入经销商集团也不是新鲜事了,有的甚至控股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

资本是逐利的,当然,上市之后的市场回报也是有目共睹的:在2010年汽车业百强上榜企业中,已上市的5家经销商集团,汽车主营业务收入1155.21亿元,占百强上榜企业的17 .98%,整车销售77 .4万辆,占百强上榜企业的20 .28%。其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规模达到了133.76亿元人民币。

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掌握的数据来看,目前至少有10家汽车经销商集团已提交了上市申请或是正在筹备当中,与宝信汽车几乎同步在H股提出上市申请的还有上海永达集团。

然而在积极与资本市场嫁接之时,在这样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上,仍可见到许多经销商的经营理念并未跟上国际潮流,经销商集团人才难留、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有了好的制度得不到践行、集团化管理式微……都在左右着整体行业的素质的提升,“老板既是制度的制定者,又是制度的破坏者,随意性太强。”一位不久前刚从一家上市经销商集团离职的高层人士无奈地表示。

新一轮的洗牌之后,不管是上市还是非上市汽车经销商,仅凭借资金“不差钱”将所有困难迎刃而解并非易事,要想“剩者为王”,苦练内功方能玩转资本。

专题采写:南都记者雷敏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