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最具实力的医院药品纯销商:公司业务定位于药品纯销(面向终端),主要收入来源于规模以上医院及基础医疗市场,自建终端推广队伍,毛利率较高,2011年基本实现了对山东省内高等级医院的全覆盖,基层医疗市场覆盖率85%,纯销业务收入占比约90%,二级以上医院客户销售收入占比接近80%。
韩旭、张仁华夫妇从业数十年,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医药商业企业管理方法,二人合计持有公司51.7%股份,为实际控制人。
高端医院基本实现全覆盖,新市场快速上量。瑞康的核心价值在于高端医院全面覆盖,这有助于获得更多医药工业企业优势品种配送权,优势品种的获得有助于瑞康新市场的快速上量,整体高端医院配送业务处于良性发展阶段。
08-10年,烟台、济南、威海和青岛等传统优势地区收入增速保持在30%以上,山东其他地区收入增长连年翻番。我们预计,未来三年高端医院纯销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30%左右。
借基药打开基层医疗市场,收入盈利均无忧。11年山东省推行基药制度,瑞康基层市场业务员扩至200人,省内基层医疗市场覆盖率快速上升至85%,在省招标网站公布的基药配送前三期数据中,“已配送县市区数量、已配送生产企业数量、已配送品规数量”三个指标瑞康均名列第一且遥遥领先并在基层扎稳了脚跟。山东省基层医疗机构补偿问题仍然存在,耗材药品仍为其收入主要来源,我们认为,瑞康基层市场配送业务收入盈利均无忧。
短中期分享市场份额提升,有外延扩张潜力。山东省人口全国第二,医疗水平高,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医药商业行业高度分散,排名前五名的海王银河、济南中信医药、山东九州通、瑞康医药和山东临沂医药集团市场份额分别为12%、7%、6%、6%、6%,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和广东排名第一的流通企业份额分别为28%、37%、50%、42%、26%,瑞康非常类似于2000年的上海医药,瑞康医药2011年销售收入32亿,上海医药2000年收入41.5亿,2004年115.5亿,复合增长率29.1%,市场份额稳步上升,我们认为,瑞康是山东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提升的最大受益者。考虑公司12年介入医疗器械配送业务,现有渠道再利用,毛利较高,我们略微上调公司2011-2013年全面摊薄每股收益预测至0.90、1.16、1.47元(原预测0.87、1.09、1.37元),同比增长35%、30%、27%,对应预测市盈率分别为30、23、18倍,公司短期估值合理,但业务有向下游外延扩张潜力,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新增了100多项与医疗新技术相关的价格项目。
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上海市第二类医疗器械优先审批程序》。
用于创新药物研发的医疗设备需求依然强劲,心血管医疗器械、手术机器人等领域也是企业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而与诊断相关的检测市场则持续疲弱。
伴随着跨国医疗器械厂商过去几十年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医疗器械供应链体系也逐步成熟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