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嘉实沪深300ETF结束第三次全网测试,内地市场首只跨市场ETF“呼之欲出”。对于问世近两年的内地首个股指期货合约而言,期现套利也将迎来最佳现货工具。
内地股指期货自2010年4月“开闸”以来,期现套利、套期保值功能已逐渐显现。投资者在进行套期保值时,需要使用股指期货对应的现货投资工具,但在沪深300ETF“破冰”之前,投资者只能通过沪深300指数基金和与沪深300近似的交易型基金产品作为替代。
嘉实基金结构投资部总监杨宇表示,由于现金拖累及申购赎回冲击等原因,现有沪深300指数基金跟踪误差相对ETF较大,并不能完全满足沪深300指数现货工具的要求。
业界专家表示,更好的股指期货现货工具需满足三大条件:指数跟踪效果好、折溢价幅度低、流动性好。
杨宇表示,ETF跟踪标的指数的投资组合资产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95%,甚至可做到基本全复制,跟踪度更准确。从这个角度而言,即将面世的沪深 300ETF可为投资者提供与股指期货拟合度最好的现货产品,从而强化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价格发现等市场功能,也会使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联动性更强。
另据测算,如果用沪深300ETF直接作为股指期货的现货工具,可使投资者期现套利成本降低千分之二左右。
嘉实基金透露,计划在沪深300ETF中引入做市商机制,挑选市场上做市能力比较强、规模较大的一流券商担任做市商,以减少中间价差带来的摩擦成本。
未来如果要进一步提振海外长线资金的信心,更关键的还是在于内需,这也是海外机构关注的核心指标。
ETF从“工具”变“战场”:5.6万亿狂潮下,谁能杀出重围?
德意志银行认为,各央行与交易所交易基金正成为主要推动力。
全市场科创板ETF数量突破100只,总规模近3000亿元
谁在狂欢,谁在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