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阳光私募分家潮再起,继3月末上海从容投资合伙人兼基金经理姜广策离开从容公司后,昨日中国最早一批坚持价值投资的私募基金公司之一的深圳东方港湾的团队正式公告“一分为二”,公司成立之初的两位合伙人,有“复制巴菲特最成功的中国人”之称的但斌和同样老君安出身的钟兆民“分道扬镳,再无瓜葛”。
导致两人分手的最重要原因,正是投资业内一直纠结的理念分歧:是应该追求长期业绩增长,还是追求销售规模?
携手7年终“分手”
根据深圳市东方港湾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昨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董事长但斌经与深圳市东方港湾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钟兆民友好协商,一致同意:但斌受让了钟兆民持有的“原东方港湾公司”20%的股份,钟兆民已不再持有“原东方港湾公司”任何股份,与“原东方港湾公司”已无任何法律关系。
同时,但斌已不再持有“新东方港湾公司”任何股份,并已将其持有的“新东方港湾公司”的20%的股份转让给了钟兆民,与“新东方港湾公司”已无任何法律关系。
据了解,但斌所在的原东方港湾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23日,成立之初只有两个股东,即,钟兆民持有60%股份,但斌持有40%股份。其后股东经历了数次变更,最近一次发生在2011年3月9日,变更前共有6名股东,其中但斌和钟兆民分别持有37.5%,但变更后股东减为4名,但斌持股比例从 37.5%上升至70%,钟兆民的持股比例则降至20%,此前持股10%的杨云和持股5%的张弘则不再持有股份,法定代表人也由钟兆民变更为但斌。
东方港湾的投资团队以及管理的产品也因此一分为二。投资总监杨云、研究总监孔鹏去了钟兆民的新公司,另一位在香港负责研究的周明波与但斌一起留在了东方港湾。公司在内地发行的两只信托产品仍由但斌管理,在香港发行的一只基金“东方马拉松中国”则由钟兆民带走的团队继续负责。此外,东方港湾现有的香港团队也由钟兆民管理。
从业绩表现看,据好买基金数据显示,从成立以来的业绩计算,2007年成立的“东方港湾马拉松”的收益率为27.39%,2010年成立的中融东方港湾1期至今仍有4.84%的亏损。反倒是东方马拉松中国,成立时恰逢2008年8月的较低点,迄今为止获得72.16%的收益率。
理念分歧是导火索
对于但斌和钟兆民的“分手”,据深圳私募业人士透露,主要导火索还是在理念上存在分歧。上述人士透露,推崇价值投资的但斌希望通过现有资产的增值来实现规模增长,而钟兆民更希望通过开拓新客户来实现规模增长。
实际上,这种理念之争并非只存在于东方港湾内部,它更广泛地存在于整个私募基金行业中。
近年来已有多家大型私募的核心团队成员出现了流失,如新价值的唐雪来、合赢投资的刘鹰、金中和的曾军,都曾是所在私募的核心成员,但最终均选择了自立门户。
在2010年年底,金中和网站上投资总监邓继军、研究总监彭讯的名字已经消失,据了解,两人成立了一家合伙企业。对于分手的原因,邓继军公开表示并非是因为金中和业绩下滑,而是投资理念上存在分歧。
深圳菁英时代的副董事长文婷也离开了原公司,创办了一家名为深圳富来投资管理的公司。对于离开的原因,文婷的说法也是投资理念与老东家有别。
年初闹得沸沸扬扬的吕俊和姜广策的“分手”亦如此,姜广策在微博上就公开表示:“由于与从容公司吕俊、郑莹夫妇在价值观、投资理念以及为人处世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无法调和,所以离开从容公司。”
但不管怎样,相比吕俊和姜广策在微博上的“口水仗”式分手相比,但斌和钟兆民的“分手”还是较为体面,在昨日公告中,但斌表示,“衷心感谢钟兆民先生对"原东方港湾公司"所做出的贡献,并衷心祝愿钟兆民在"新东方港湾"公司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