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备受关注的“第15届中国(重庆)国际投资暨全球采购会”(下称 “渝洽会”)在重庆正式开幕。而在开幕前一天的16日,30多家央企已与重庆签下了72项合作项目。
5月15日、16日,国务院国资委在渝召开“中央企业强化基础管理工作现场会”,会后,30多家央企与重庆市政府签署了项目合作协议。此次签约,是建国以来重庆市最大一次规模的企业集中签约。
此次签约项目主要有三大类:保障性项目、投资合作项目、金融合作项目。保障性项目主要集中在能源板块,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大唐、华能、国家电网、中国电力等央企的投资合作项目,涵盖供气、供油、供电等领域。
投资合作项目则包括工业、高新技术、经贸物流和城市综合四大板块。投资央企包括兵装集团、中船重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铝、中粮集团等。
金融合作项目主要是与太平洋保险集团、华夏银行、进出口银行等中央金融机构进行合作。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表示,此次签约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央企与重庆市深入落实实施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重庆进一步落实“314”总体部署的重大举措。央企与重庆的合作将进入深入发展的全新阶段。
截至2011年年底,在渝中央企业(含下属企业)达554家,资产总额为429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748亿元,在岗职工19.7万人,央企已成为推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去年“渝洽会”期间,签约项目达205个,投资总金额为5881亿元,其中央企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5个,涉及总投资2050亿元。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100家央企中位列73。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已工商注册完成,注册资本200亿元。
国务院国资委将着力探索出资人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有效方式,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支持中央企业增强“创新韧性”。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表示,央企集团会将更多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更多央企的新能源业务将分拆上市,有利于能源类央企上市公司提高估值水平。
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工程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自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