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港保钓人士成功登上钓鱼岛后遭到日方逮捕,中国驻日使领馆工作组昨日已经探望了其中的5人,确认他们目前健康状况良好。而在“逮捕后立即驱逐出境”以及“逮捕后移交司法机构”的两种选择面前,日本最终选择了相对缓和的前者。
据日本媒体报道,被日本冲绳县警方和海上保安厅以“违反出入国管理法”为由逮捕的14名中国民间保钓人士,预计将于今日被移送至入国管理局,在经过确认身份等相关程序后,如果一切顺利的话,14名勇士最快将于今日回家。
世界华人保钓联盟秘书长李义强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目前暂时没有办法联系上被扣的保钓人士,但是安全可以确认。世界华人保钓联盟将全力支持、配合政府的政治立场以及相关活动,发动海内外的爱国人士,一起来关注解决这一问题。保钓联盟近日还将在美国启动一些抗议活动。
“小泉纯一郎模式”
不同于2010年发生在钓鱼岛海域的“撞船事件”,日本政府此次并没有一味强调将“按照日本国内法律”,对14名中国民间保钓人士进行送检甚至起诉等法律手段,而是采用了2004年的“小泉纯一郎模式”。
2004年3月,7名中国民间保钓人士登上钓鱼岛后被捕,并面临被送检的可能,但在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之下,日本方面在实施逮捕2天后便将保钓人士“强制送还”(驱逐出境)。对这一决定,时任首相小泉纯一郎表示,“为了不给中日关系带来恶劣影响”,他指示相关部门要“以大局为重”。
对于此次日本政府可能同样做出“强制送还”决定的理由,有日本媒体援引日本警方的话称:“除了出入国管理法之外,并没有其他违法行为,因此送检的可能性很低”。
根据日本法律规定,如果没有违反除“非法入境”以外的其他法律的话,就无需送检,且必须在48小时内移交至入国管理局,进入“强制送还”的程序。
在2004年的“登岛事件”和2010年“撞船事件”中,日本警方认定我方人员除了“非法入境”之外,还分别涉嫌“损坏器物”或“妨碍执行公务”等违法行为,并判断有送检的必要,才最终造成双方对立升级。不过不同于“撞船事件”,小泉政府对“登岛事件”的最终处理方式还是下令“强制送还”。
而此次,日方从一开始就明确表示,我14名民间保钓人士并没有其他“违法”行为。有媒体分析指出,日本政府此举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快刀斩乱麻”,避免混乱“长期化”。
日本在东北亚“四面楚歌”
日本政府之所以极力避免此番登岛事件所造成的中日两国对立长期化,根本的原因在于这一周来,日本在东北亚局势中突然处于“四面楚歌”的外交困境。
8月10日,韩国总统李明博首次以国家元首身份访问了与日本有领土争议的独岛(日本称竹岛)。本周二,俄罗斯国防部表示,将于近期派遣两艘海军舰船前往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纪念二战后在那里牺牲的苏联士兵。紧接着,我民间保钓人士于周三登上钓鱼岛。一时之间,日本与几乎所有东北亚邻国陷入外交对立。
野田佳彦政权目前支持率岌岌可危,而下月执政党民主党更面临党代表选举,如果野田连任失利,那日本将不得不迎来“七年八相”的尴尬局面。在此关键时期,如果与邻国的外交对立久拖不决,势必会危及自己的首相宝座。
但是,从在野党时期开始,就在领土问题以及历史问题上一贯主张强硬的野田佳彦,不可能就此甘心。8月15日,两名野田内阁成员参拜了靖国神社,虽然两人都声明自己是以“私人身份”进行参拜,但在上台时就已经明确承诺“所有内阁成员都不会参拜靖国神社”的野田却最终食言,“默认”了阁僚的参拜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一系列与邻国的外交争端,日本政坛内部主张对外强硬的势力也在凝聚和壮大。
民主党已经决定,将最快于下周初,向国会提交一份针对李明博访问独岛以及中国保钓人士登钓鱼岛事件进行批判的“国会决议案”。该决议案一旦获得最高权力机构国会的通过,意味着日本全国作为一个整体,对中韩两国的相关行为进行批判。
同时,最大在野党自民党总裁谷垣祯一也向媒体强调,日本有必要向国际社会明确表达,“不存在任何领土问题”的主张。
而日本媒体中也存在着类似的呼声。8月16日出版的《日本经济新闻》在其社论中,公开呼吁国内各个政治势力团结起来,以“超党派的形式保卫领土”。
“这些框架协议或备忘录,更多还是一些政治性的承诺或方向性指导,不太可能对一国的矿产开采、加工与贸易政策带来实质性影响。”
日本已报告超6000例流感病毒感染病例,并导致100多所学校关闭。
在宫崎骏眼里,自己无论多大年龄,依然坚持一次又一次回到创作的出发点,“去寻找令人欣慰和兴奋的东西”。
当地时间4日下午,日本自民党将举行党总裁选举投计票。
当前,美国企业资本支出意愿持续低迷,招聘活动与投资意向仍未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