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举行的2012年全年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对外公布了2003-2012年的基尼系数。数据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从2008年登顶后已经开始回落。
近十年年度基尼系数最高为0.491
据悉,由于此前中国的城乡住户调查是分城市核农村分别调查的,在收入概念核调查科目上并不一致,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分,因此在计算基尼系数上缺乏统一的城乡居民收入调查数据基础,国家统计局最近几年没有对外公布这一数据。
由于社会各界对收入分配改革的关注,这一没有被公布的基尼系数已经此前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
但在早间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经过近两年的准备,国家统计局对原有的城乡分开的住户调查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从去年12月1日开始,全国40万户居民已经按照全国统一的城乡可比的统计标准、 指标体系进行记帐。根据这个新的全国统一城乡可比的统计标准分类口径,统计局对历史的分城乡的老口径的住户基础资料,特别是收入资料,进行了整理、计算,然后得出2003年到2011年全国居民基尼系数。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2003年是0.479,2004年是0.473,2005年0.485,2006年0.487,2007年 0.484,2008年0.491。然后逐步回落,2009年0.490,2010年0.481,2011年0.477,2012年0.474。这些数据与世界银行此前对中国估测的基尼系数非常接近,但要略高与世界银行的估测,而明显低于此前西南财经大学自我调查所得出的2010年0.61的水平。
如果与其他与中国同等发达程度国家的基尼系数横向比较,在2009年,阿根廷0.46、巴西0.55、俄罗斯 0.40,墨西哥2008年的基尼系数是0.48、印度2005年的基尼系数是0.33,世界银行测算的中国基尼系数2008年是0.474,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内。
马建堂也强调,上述数据是按照新标准、新口径、老资料计算出来的,不排除2013年会按照新标准取得的新数据,对这些历史数据进行适当修订。
基尼系数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6时,则表示收入悬殊。马建堂表示,上述数据曲线一是说明了国家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缩小收入差距的紧迫性。因为0.47到0.49之间的基尼系数不算低。第二,说明了从2008年 金融危机以后,随着我国各级政府采取了惠民生的若干强有力的措施,中国的基尼系数从2008年最高的0.491逐步地有所回落。
“下一步还是要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的基本国情就是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中国家,立足于这个基本国情,正确处理市场与效率、发展与分配的关系,一手抓科学发展,把我们的蛋糕做得更大,另一手狠抓收入分配, 把我们的蛋糕分得更好,从而使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不只是我们居民人均收入和GDP翻了一番,而且我们的分配要分得更好,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力 争要增加得更多一些。”马建堂称。
对于在场外媒记者提出统计局的数据为何与此前西南财经大学的调查数据时,马建堂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无论官方统计还是民间调查,都应该是统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规范的民间 调查,应该是官方统计的重要的、有益的补充。无论是官方统计,还是民间调查,我们都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统计制度,都需要一个规范的抽样方法,都需要一个适 量的、妥当的样本数目,都需要一个严谨的发布态度。
首次公布的2012年城镇居民收入中位数21986元
在早间的发布会中,国家统计局也增加公布的居民收入的中位数和五等分的分组数据。这也是国家统计局在年度新闻发布会上首次发布收入中位数数据。
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1986元,同比名义增长15.0%。按城镇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0354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6761元,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2419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9814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1456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7019元,名义增长13.3%。按农村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纯收入2316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纯收入4807元,中等收入组人均纯收入7041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纯收入10142元,高收入组人均纯收入19009元。
相对于一直发布的收入平均数数据,收入中位数数据更接近普通居民的自身感受,而分组数据也显示,中国高收入居民核低收入居民之间仍有较大的收入差距。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
总的来看,一季度,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创新引领作用增强,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
3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1.4%,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扩张加快。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7.3%和21.6%,均明显快于全部制造业投资增速。
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