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深圳推出“1+6文件”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一财网 2013-01-18 16:42:00

责编:群硕系统

18日,发布优化空间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1+6”文件,以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大力提升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和管理水平。

18日,发布优化空间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1+6”文件,以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大力提升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和管理水平。

产业空间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被作为深圳市政府2013年1号文件。在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常务副市长吕锐锋在发布会上表示,深圳目前新增可建设用地极为有限。到2020年,可供新增建设用地只有59平方公里,而且这些地块零星、分散,重大项目、公共设施落地就会受到土地空间匮乏的制约,产业转型、城市发展也受到了土地空间的制约。

在“1+6”文件的指引下,未来深圳土地管理将实现“差别化”,“房地并举”“节约集约”“存量挖潜”等创新管理模式。

吕锐锋强调,今后深圳将不允许出现新的闲置现象,2006年,全市开展闲置地清理工作,截止2012年,共认定闲置土地696宗,目前已完成处置544宗,正在处置的152宗,涉及面积4.2平方公里。下一步,深圳将依据新出台的配套政策,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推进闲置用地清理和处置力度,该处罚的处罚,限期开发,该收回的坚决收回,保障每一宗土地发挥最大效益。

增加落后产能土地使用成本

吕锐锋表示,未来深圳土地管理将实现“差别化”,“房地并举”“节约集约”“存量挖潜”等创新管理模式。

差别化指的是差别化供地、差别化地价、差别化管理模式。通过“有扶有控、有保有压,以结构性、差别化的土地供给,引导空间资源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配置。”

吕锐锋解释说,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符合深圳产业发展导向的产业,在地价政策、配套用房、土地供应等方面,体现“扶”和“保”,例如,除了优先供地外,对战略性新兴业等还最高给予50%的地价优惠,同时对不同产业用地供给方式和供地年限实行差别化管理,国家定最高50年使用期,深圳最高定30年,且不设下限,经营性配套设施用地和产业配套设施用地仍采用市场化方式配置。对于落后产能,按照“控”、“压”的限制、淘汰原则,最高提高100%的土地资源使用成本,通过有扶有控、有保有压来推动产业的转型、部分产业的转移。

适度放开工业楼宇在市场上的流转

未来,深圳对于产业支持将“房地并举”。吕锐锋表示,以往给产业提供空间比较多局限于给土地,此次文件大胆创新了空间资源的供给模式,实行房地并举,优先供房,建立以房招商、养商、稳商的新机制,企业可以通过租赁、购买、合作等方式解决生产及配套的问题,并根据政策给予创新性企业租金补贴或优惠。

同时,深圳在培育创新性产业用房市场的同时,不用担心会搞成工业房地产,在文件中设定了对工业楼宇进入市场实行“三限”,即对销售对象、销售价格、二次转让周期作了明确限定。

既然深圳要从以往供地招商转变为以房招商,就要考虑房从何而来。吕锐锋说,“1+6”文件设定产业用房一方面从市场来,即通过修订工业楼宇转让管理办法,进一步放开工业厂房的市场流转,使城市更新的工改工项目占更大比重。

同时,深圳将适度放开工业楼宇在市场上的流转,通过政策来去引导城市更新有更多的工改工产业升级的项目。另一方面,深圳推出创新型产业用房这一创新模式,主要为需要扶持的新兴产业和企业提供优惠的产业用房,政策优惠主要体现在租和售的价格明显比市场价格要低。

鼓励社区企业以资金、土地、厂房入股等参与产业项目建设

深圳土地管理将实现“节约集约”,提高空间的利用质量和效益。

吕锐锋表示,主要通过建立全市统一、公开的空间供需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准入和退出机制,以及加大建设用地批前审查和批后监管这三个方面来落实,目的要提高优质企业的落地效率,及时淘汰没有潜力的企业。

同时,通过分区规划管理、区域合作协调、城市综合体和复合型城区等空间规划,引导新增产业项目向产业集聚区集中,促进产业集聚化、高端化发展。

深圳将通过创新产业用地分类、鼓励土地混合使用、提高产业用地容积率上限、预留产业发展空间资源、集约布置配套设施、规范土地的弹性引导与量化控制等措施,来满足重点产业发展需求。

在“存量挖潜”方面,着眼点在四个方面,一是完善土地整备政策,建立健全各区(新区)土地整备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制度,整备成片土地资源,保障产业发展空间需求。

二是盘活工业楼宇资源,通过扩大工业楼宇转让范围、转让方式,完善转让条件,规范分割情形等规定,构建更加合理的工业楼宇转让制度,提高工业楼宇利用效率,解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工业楼宇使用需求。

三是鼓励社区股份公司、保有富余产业用地企业等社区企业以资金、土地、厂房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产业项目建设,提高社区土地资源利用水平和效益。

四是提高工改工项目比重,支持拆除重建的旧工业区项目升级改造为我市鼓励发展的工业产业园区;对于涉及旧工业区局部加改建、部分功能调整等改造的,在规划、土地和财税等方面给予支持。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