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酒类股首份一季报预告出炉,酒鬼酒(000799)1-3月份业绩同比大幅下降90%-93%,预计一季度盈利800万-1200万元。受此影响,当日公司股价暴跌4.31%,收于21.54元,创下近一年半以来的历史新低。
而据最新消息,一年间贵州茅台53度飞天价格跌了近6成,泸州老窖集团旗下高端白酒的销售2013年第一季度同比至少下降70%。这已彻底打碎此前“白酒行业业绩寒潮最快2013年下半年袭来”的市场念想,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春天,白酒一季度“业绩杀”不可避免。
酒鬼“撞鬼”
昨日,酒鬼酒发布了对于2013年第一季度业绩的预告,其预计第一季度净利润为800万到1200万元,同比大降超过90%。
实际上,公司衰势在去年四季度已现端倪。据2月初披露的年报,酒鬼酒尽管2012年录得同比增长71.77%的净利润,但去年四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仅为1.74亿元,当季净利润不足3700万元,同比分别下滑43%和65%,而轰动一时的塑化剂事件正是在去年11月末爆发和发酵。
彼时,《金证券》记者接触的部分券商研究员仍乐观判断,“酒鬼酒的营收不至于下滑得这样厉害,或许公司在为2013年一季度准备余粮,将2012年第四季度收入部分平滑至当季。”财报显示,去年岁末酒鬼酒手握3.5亿的预收账款。
当日消息传出后,市场各方传闻甚多。有研究人士分析,塑化剂事件爆发后部分经销商只退货不进货,公司在一季度大量处理了各地退货,可能导致当季微利局面。另外,酒鬼酒高管曾对外宣称,公司计划多投2亿元做两期市场恢复活动,第一期到今年一季度末,第二期到年中,帮助经销商进行店面建设及品鉴推广,有人揣测“这笔额外的费用或让公司业绩承压。”
昨日,《金证券》记者反复拨打公司董秘张儒平的手机,始终无人接听。不过,证券部人士透露,“净利下滑主要还是受营业收入大幅减少影响,2亿元的经销商补贴,是投入多少就计入多少,并非全额算入一季度财报中。”
高端挣扎
酒鬼酒的业绩预告区区百字出头,其中一句“受到政策及市场等因素影响,白酒行业进入调整期”意味深长。
“公司预告只字未提塑化剂,或许公司与行业内的普遍看法一致,塑化剂并非击垮市场的最后稻草,经过十年黄金发展,白酒降速发展的行业阵痛已不可避免,哪家公司都躲不掉。”相熟的上海行业研究员对《金证券》记者称。
只不过,这场“业绩杀”比市场预料中的来得早。春节前,西南地区最大的酒水销售商1919酒类连锁超市对媒体透露,2012年12月成都市区各大商场超市卖场内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1573销售量同比下滑40%、60%、近90%。这一度引起轩然大波,多家上市公司出面澄清——高端白酒销售未现雪崩。
其后,1919酒类连锁超市董事长杨陵江在接受《金证券》记者采访时,一方面力证数据属实,一方面也坦承,“终端卖场和经销商销量困难,不等于厂家经营困难。若无缩减产量或减小旗下经销商配额的情况下,国内大部分知名酒企的厂家销售销量在2013年仍将保持增长,因为厂家是要求经销商按计划打款,厂家汇款不下滑,业绩就不会有直接影响。”杨陵江表示。
短短数月,白酒上市公司保持业绩坚挺的基石却在动摇。据最新消息,去年开春茅台53度飞天零售价高达每瓶1960元,如今零售价仅为920元。据介绍,茅台素有“行业价格标杆”之称,价格如此剧烈下滑,也严重影响经销商的信心,甚至传出多地高端白酒经销商退出的消息。
现如今,白酒巨头不得不直面现实。日前,泸州老窖集团总裁张良向媒体称,泸州老窖集团旗下高端白酒的销售自2012年下半年便开始快速下滑,2013年第一季度同比至少下降70%。
在3月25日成都春季糖酒会举办的中国白酒高峰论坛上,白酒行业营销专家、盛初咨询董事长王朝成也公开判断,今年一季度,尤其是从3月份开始,酒厂的业绩会发生变化,相信随后几个季度将会相继验证这个行业走上了新的发展阶段。
谁先倒下
《金证券》发现,近期下调销售收入增速在整个白酒行业蔚然成风。1月27日,贵州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曾说,2013年茅台力争实现销售额增长18%,达到416亿元。而在2012年7月,茅台集团放风争取2013年收入实现500亿。
此外,泸州老窖预计2012年净利增幅超过50%,2013年公司销售增长目标是不低于20%。2012年五粮液集团实现了主营收入270亿元,上市公司实现了净利润近60%的增长,但2013年的增长目标是主营收入增长30%。酒鬼酒更是放低身段,目标是2013年收入与去年持平。
面对风雨飘摇的白酒江湖,谁将率先倒下成为现实话题。前述上海研究员对《金证券》分析,“茅台、五粮液过去大量囤货,将自己推到今天的危险境地。为维护品牌形象,一线巨头不可能一直跌价,限量保价是未来的关键。而实际上,价格下跌后会带来较多的个人体验式消费,反而激发一种新的增长模式。”
在一线酒供大于求、没有提价的情况下,整个白酒行业的价格体系趋于稳定。考虑到消费升级,部分原本消费三线酒的群体或会转投二线酒。
在其看来,三线酒的命运堪忧。三线酒多为地产酒,前几年的狂飙发展,跟随巨头提价的粗放模式以及地方政府的推动功不可没。目前,上述两大因素均面临巨大挑战,加上三线白酒竞争加剧,未来2-3年会面临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