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部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波士顿爆炸案:反社会而不是信仰冲突

一财网 2013-04-26 11:36:00

责编:群硕系统

当然,现在更迫切的问题是,美国人也不理解他,为什么已经拥有美国绿卡了,还要制造这样一起恐怖事件?

察尔纳耶夫兄弟为什么要制造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在这十多天的追问中,人们发现老大塔梅尔兰说的两句话,一是“我没有一个美国朋友”,二是“我不理解美国人”——当然,现在更迫切的问题是,美国人也不理解他,为什么已经拥有美国绿卡了(他的同谋弟弟焦哈尔更有美国国籍),还要制造这样一起恐怖事件?

通过塔梅尔兰的话,人们初步得出一个简单直接的答案:他们没有很好地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美国梦对他们来说是噩梦,而不是如奥巴马、鲍威尔等人的那些激动人心的成功梦。之所以没有融入,是因为他们对伊斯兰教信仰太深——许多媒体报道都若隐若现地这么说。

不过后来身受重伤的弟弟焦哈尔在医院接受讯问时,又透露了一个信息:他们兄弟如此干,乃是“对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发动战争感到愤怒”。这让人们得出一个更加有背景、更加深刻一点的结论:是美国崇尚武力的外交,在伊斯兰世界激起反弹。而察尔纳耶夫兄弟,是这种必然冲突中的两个“偶然人物”。

当然,爆炸刚发生时,恐怕没人能想到这些。4月15的爆炸发生后,猜测主要集中在两类人:要不是国际恐怖组织制造;要不是美国国内极端反政府者所为。不过随着这兄弟俩曝光并落得一死一伤后,人们才慢慢根据不断更新的信息,来刷新自己的结论。

最新的这两个说法似乎有道理,但仔细推敲,似乎“没有适应美国”和“美国外交是根源”这两个理由也还不是很充分。

“不能适应美国”这个标签,贴在老大塔梅尔兰的身上虽然可以,但也很勉强;至于弟弟焦哈尔,从很多方面来说(他有很多朋友,给朋友的印象也很好;学业虽然不像奥巴马那么骄人,但说成功也不算过分),他适应得很好,已经是个美国人。况且,就是没有移民背景的真正美国人,也在制造恐怖袭击,科伦拜恩中学、桑迪胡克小学、科罗拉多电影院、俄克拉荷马大爆炸…..

而美国在伊斯兰世界的发动的战争,可以让他们感到愤怒。但说实话,这个还是刺激,或者一些媒体说的“启示”。毕竟,如果单从察尔纳耶夫兄弟祖先来自车臣的背景,他们似乎不应该去炸美国人。正如北高加索(车臣、达吉斯坦和印古什地区)主要的伊斯兰激进武装组织,在外界怀疑他们指使察尔纳耶夫兄弟制造爆炸时发表了声明,说他们和这两兄弟毫无关系,他们的目标是俄罗斯人,因为是“俄罗斯人在残忍地镇压我们”。而美国的外交,是反对俄罗斯人对车臣的“镇压”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做出如此疯狂之举?目前我们还只能说,是可怕的激进主义和暴力思想导致他们的极端行为。这个激进和暴力,更是一种反社会的情绪,他们可能打着宗教旗号,但骨子里是发泄对社会的不满,而不是追求什么宗教的理想。(只有那些有带有明确宗教性质追求的恐怖主义组织或个人所为,才应该称之为XX教极端分子)

在当今社会,宗教往往还为激进分子和暴力事件背黑锅,伊斯兰教尤其如此。正如美国人托马斯·李普曼在《伊斯兰教与穆斯林》世界一书中所说,人们在报道有伊斯兰背景的人做出极端之举时,往往喜欢用“伊斯兰教极端分子”“伊斯兰教恐怖组织”这样的词,但报道有基督教背景、印度教背景的人做出恐怖行动时,却很少有人说“基督教极端组织”“印度教恐怖分子”。长期使用这样的语言,导致一些人忽视了十几亿的穆斯林中绝大部分都是热爱和平的普通人的事实。

虽然还不能完全确定(调查还刚刚开始呢,美国分析人士认为,单单要审判目前还躺在医院的焦哈尔,就需要至少一年——光收集证据就够美国人忙的了),但从目前所公布的信息来看,察尔纳耶夫兄弟的所作所为,不是基于宗教追求、被难以融入当地社会诱发的“伊斯兰教极端分子”的行动,而是一种年轻人的反社会的极端行为,尤其是弟弟焦哈尔更是如此。

这种极端主义行为,在世界上各个地方都有,各个宗教背景的人也都有。至于这种极端主义的根源是什么,有心理学家认为,那与年轻人的身份认同甚至与他们幼时的经历有关。至于察尔纳耶夫兄弟,目前来说,是什么导致他们的极端主义,还真是个谜。

(版权归一财网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