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瑞士会成为制表中心?官方的解释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在17世纪以前,伦敦和巴黎才是世界制表中心。到了欧洲宗教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时期,许多清教徒和能工巧匠从法国逃到瑞士,日内瓦开始聚集大量的制表师。而事实上,不仅仅日内瓦,沿着瑞士的侏罗山脉、与法国接壤的一长片地区都成为这些工匠的栖息之地——而那些带着传奇色彩的“钟表谷”也随之应运而生。
日内瓦(Geneva)
瑞士地理的中心大约是其首都伯尔尼,然而说起这个钟表王国的产业中心,则非日内瓦莫属。那些我们如雷贯耳的制表世家和品牌都聚集在这里:百达翡丽、江诗丹顿、萧邦、劳力士、梵克雅宝、卡地亚、法兰穆勒、罗杰杜彼、宇舶、名士、康斯登等等。江诗丹顿的制表厂成立于1755年,为世界最古老的钟表制造厂,其总部就设于日内瓦。江诗丹顿每年仅仅生产2万多只。而创立于1839年的百达翡丽,作为日内瓦最后一家独立制表商,在设计、生产直至装配的整体过程中享受着全面的创新自由,至今拥有超越80余项技术专利,是“手表中的蓝血贵族”。
在这些品牌的影响下,这里诞生的表都带有几分独特的自豪,而这个城市也为这份自豪加上了特有的“日内瓦印记”。虽然未获得日内瓦印记的不见得就不是好表,但符合日内瓦印记的标准却几乎可以代表制表工艺的最高级别的精良。日内瓦印记(Geneva Seal)源自1886年制定的《日内瓦法则》,目的是保证钟表的原产地与工匠的技艺。日内瓦印记只颁发给在日内瓦地区制作的钟表,只有携带手工打造并自动上弦的机械机芯的钟表才能获此殊荣,在机芯的夹板上刻印着“鹰与钥匙”的徽章标志。
汝拉山谷(Vallee De Joux)
汝拉山谷由于距离日内瓦和法国都很近,当初一些避难日内瓦的法国工匠也迁移到汝拉山谷。到了18世纪40年代,汝拉山谷里的一些农夫和牧民开始学习钟表制造,不少人赶到日内瓦,甚至远赴巴黎学习技艺,不惜花费数十年的时间,然后返回家乡建立自己的手工作坊。
到这条山谷里寻访复杂钟表,是一件特别让人心旷神怡的事,除了看表之外还可以欣赏这里世外桃源般的山林与湖光景色。如果多一点人脉,则可以深入到诸多专业制表匠的工作室,看到那些被藏家极力追寻的复杂功能以及极致精细的打磨等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幸运的话还能够约到几名工匠一起吃一顿午餐或晚餐。席间奶制品是当地特产,肉与鱼是山上与水里的野味。在这里建厂的主要企业有爱彼、宝玑、宝珀、积家、Richard Mille以及防震机构制造厂KIF等等。
爱彼的材料、机芯大部分是由自己完成的,因为爱彼表厂是现今很少见的仍然保持在创始家族手中经营的百年表厂,现在世界主要市场上居于第三的位置。爱彼的新表厂于2009年8月开始建造,是瑞士最大的制表工厂之一,也是当今最为环境友好的工厂,低碳低排放之外甚至严格控制机器的辐射强度。
这两年爱彼皇家橡树离岸型的外观越来越有型,这正是因为应用了碳纤维材料。在这里的碳纤维表壳车间,碳纤维材质前身如同一团毛线,剪成均等的小段后,放入密封的表壳模具当中,加热到300摄氏度直至成形。经历一系列的打磨程序之后,才能出现我们在钟表店里见到的模样。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当年在奠基仪式上,爱彼特意埋入一个时间胶囊。里面除了有一枚用3120机芯的Royal Oak之外,还有一枚5瑞郎的硬币。
纳沙泰尔(Neuchatel)
纳沙泰尔依然是一个法语味道浓厚的地方,人文色彩与日内瓦地区差别不大,却是瑞士制表业的主要集中地,众多制表企业落户于此。作为一个中世纪的古老市镇,纳沙泰尔以其天文台著称,这里便是测试钟表运行精准度COSC的权威认证地点,由此不难想见其在瑞士制表业的重要地位。如今,纳沙泰尔天文台装备的原子钟,依然是全球测时最精准的记时设备,标志着瑞士在这方面的最高成就。其实,这一地区看似平静的市镇眼下依然生气勃勃,在这里游览博物馆与古教堂之余,在本地的表店里买家不难寻找到一些比较少见值得收藏的特别表款,本地出产的华丽的时钟有着“纳沙泰尔风格”的别称,也十分适合珍藏。
伯爵、沛纳海、宝格丽、Perrelet的机芯工厂都在纳沙泰尔。在纳沙泰尔-侏罗(Neuchatel Jura)地区一个名为仙子坡(La Cote-aux-Fées)的小镇上,伯爵创办人乔治伯爵在1847年成立了品牌第一个制表工坊,之后这里也成为伯爵机芯工厂所在地。目前伯爵的制表工坊旗下拥有一百多名员工,制造两万颗机芯供应自家品牌。与制表特别相关的业务,包括研发、机芯的设计与制作等,都特别保留在原厂进行,多只传奇性的机芯皆在此诞生,如 1957年推出的著名超薄(2 mm)9P手动上炼机芯、1960年推出厚度仅2.3 mm的自动上链calibre 12P(已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以及20世纪70年代问世的超薄7P石英机芯。
拉夏德芳(La Chaux-de-fonds)
拉夏德芳地处侏罗山谷的群山环抱之中,堪称整个瑞士制表业的心脏地带,大多定制表品牌都在这里拥有工厂。卡地亚、芝柏、雅典、昆仑、雅克德罗、尚维沙、香奈儿、迪奥、百年灵、玉宝、摩凡陀、Greubel Forsey都在这里设厂。
走进卡地亚在拉夏德芳的大门,你就再也不会怀疑这个品牌对制表的诚意了。凭借多年努力,卡地亚现在俨然已经是高级制表领域的巨擘,完全可以和其在珠宝界的地位相媲美。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在日内瓦看表展,其他品牌半小时就能把新品介绍完,而在卡地亚展厅,要留足两个小时。
卡地亚腕表工坊占地3万多平方米,是瑞士最大的全面集成型腕表工作坊之一,从设计到制作,再从机芯研发到后期维护,均在此完成。整个建筑采用摩登的全景玻璃幕墙,立面有90米高,其面貌可用“壮观”来形容。卡地亚表厂的1000多位能工巧匠来自37个不同国家,其中不乏最古老工艺的守护者。为了测试机芯的稳定,卡地亚还配备了高速照相机(33000张照片/秒)。这是卡地亚腕表工作坊的一个特别环节,丝毫的异常都不能逃过高速照相机的检测。
170多种制表工艺分属于三大主要部门:研发、制作与客户服务。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卡地亚在2007年组建的“智囊团”(Think Tank)计划,以“同一个团队,同一个地点”为理念,将研发力量集中,以最有效快速的方式将概念转化为产品。近年来卡地亚每年都在高级复杂机芯上颇有建树,主要来自这个团队的努力。
侏罗山区(Jura)
尽管在不少人的印象里,瑞士钟表业一向以浓重的法语色彩著称,但这并不意味着除了历史上为了躲避宗教迫害而移居此地的法国人后裔之外,讲德语的本地居民就不会制造钟表。事实上,在整个侏罗山脉地区,为了改变当地原本的资源缺乏、农牧业都不算发达的情况,人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手工业特别是制表业。在这里的山间市镇里,往往在不经意间就发现有几家著名品牌的厂家坐落其间,让人数不胜数。万宝龙、真力时、天梭、珍达斐都在这个地区中设有机芯工厂。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万宝龙在收购的美耐华(Minerva)工厂。1858年,美耐华品牌诞生于维莱尔(Villeret)小镇,以生产独特的复杂计时表机芯为特长。2008年,在万宝龙的支持下,表厂重新扩建及装修,并成立了万宝龙维莱尔表厂暨“美耐华高级制表研究院”。这是为数不多的几家手工制表厂之一,大部分的传统钟表技术仍被保留,核心生产区的所有细微的钟表机械零件,仍由手工打造。以游丝制作为例,将原始金属丝从初始直径0.60毫米加工到最后的0.11毫米,速度非常缓慢,每分钟只能拉伸几厘米。之后还要旋转缠绕成螺旋造型,再通过700℃的热处理硬化成型。为了确保游丝具备精确的长度,美耐华通过人工借助调节器,来确定摆轮以每小时18000次的频率摆动。
出于对传统的尊重,所有的机芯都会装配两次,第一次用于功能检测以确认其运行正常,然后拆开,重新打磨、装饰所有部件,最终装配完成。整个过程中,每个机芯都由同一位钟表师负责组装。精加工不只限于外部表面,连肉眼无法看到的内覆盖面,都严格按要求进行抛光、打磨与装饰。
索伊米亚(Saint-Imier)
河边的狭长土地上崛起了全球最著名的钟表品牌。豪雅、浪琴、Eberhard的机芯工厂都坐落于此。浪琴最著名的腕表系列索伊米亚(Saint-Imier Collection)就是以这片制表发源地命名的。
1832年,奥古斯特阿加西来到瑞士索伊米亚开始了其钟表制造及销售事业。1867年阿加西的外甥欧内斯特弗兰西昂在一个名为Les Longines的地方兴建了工厂,并利用河水发电。这就是“浪琴(Longines)”名字的由来。今天,浪琴的生产规模和销售量在瑞士制表业数一数二,浪琴也在索伊米亚附近构建有更大规模且设备先进的工厂。浪琴诞生地的老厂房也成为了古董钟表修复中心及博物馆。
豪雅目前有两座比较主要的工厂,一是位于索伊米亚的科诺尔(Cornol)镇的Cortecl工厂,以机芯零件与表壳表链制作为主;另一间位于拉夏德芳,负责机芯组装、调校,以及机芯装入表壳后的测试。其中,Cortecl工厂的主要任务是生产Calibre 1887机芯,2012年产量已达到五万枚,而在2011年这个数量还不过是四万。我们知道Calibre 1887是豪雅于2009年12月推出的自制机芯,在品牌发展策略上可说是重中之重。这家工厂的的自动化程度很高,车间里电脑数控机床每周六天,一天24小时,这里的机器都全力运行。因为一切全由电脑控制,这个车间只需三名工作人员操控,也大大节省了人力。
豪雅把节省下来的时间与人力转投到成品的检测上,务求出厂的零部件毫无瑕疵。检测部门有的是透过电脑激光校准,有的则透过高倍率放大镜以肉眼仔细检查,其误差值被要求精确到0.02毫米内,特别是像有些螺丝孔洞及宝石轴承,因为不是柱状,而可能是圆锥状或碗状,必得透过人工检查才能发现。
比尔(Bienne)
一个同时使用法语与德语的城市,也是除了日内瓦之外最重要的钟表之城。主要企业有斯沃琪总部、君皇、爱马仕、美度、美力士、劳力士机芯制造厂。在比尔,劳力士有2000名员工从事机芯零部件制造,每年有5000万零部件组装成机芯后运往瑞士官方天文台测试组织COSC接受精密天文时计认证。这个机芯工厂之后将完成测试的机芯运送到劳力士日内瓦工厂进行表壳封装。这四座比恩建筑背靠汝拉山脉,分别被称作Rolex III、IV、V和VI。(Rolex I和II是两座古老建筑,是位于比尔镇中心的原工厂建筑。Rolex已不再拥有它们。公司在乐洛克勒(Le Locle)地区同样设有工厂,那里共有员工150名,某些机芯也在那儿进行组装。9年前,劳力士日内瓦收购了这家位于比恩的工厂,然后将两家公司合二为一。这一举动,连同Rolex相继收购其零部件和设备供应商的事实,使得这家公司成功转变为垂直集成式自主制造商。
格伦兴(Grenchen)
从索伊米亚往西行,来到坐落于比尔和巴塞尔之间瑞士制表重镇格伦兴。这是一个典型的瑞士制表之城,虽然名气不大,业内影响绝对不小。欧米茄、雷达、梅花、依铁纳、雪铁纳以及机芯制造巨头ETA都在这里设厂。
欧米茄在格伦兴开设了一条全新的机芯生产线,专门用以生产欧米茄自产 9300/9301同轴计时机芯。此款机芯以欧米茄独有的同轴擒纵系统装置为核心而制造,首款搭载有该装置的机芯于1999年一经发布便宣告了机械制表领域的重大变革。
位于格伦兴的欧米茄专用机芯工厂建筑面积达1000平方米。此机芯工厂采用了欧米茄所在的斯沃琪集团合作伙伴ETA内部研发的最新科技成果,它的电动线性轴具有极强的灵活性。高度自动化生产意味着空前的监控和数据收集水准,同样保证了每一枚机芯都可被追踪。无卡度游丝摆轮的调校过程需要手工与机械的相互结合。在装配过程中,团队专业人员使用高科技工具来实现对四枚微型螺丝的手工调校。每一枚机芯在下线时都已经过预先调校,每天误差仅有3秒左右,这里生产的每一枚同轴机芯均获颁瑞士官方天文台认证(COSC)。
十项系列成果,上海的科学家牵头了其中五项科研成果。
伊朗媒体发布地图:至少10处美军基地在伊朗导弹射程内
期货市场押注美联储本次“按兵不动”的概率高达99%,且最早要到9月才会降息。
杨孝强称:“美元疲软的趋势不会改变,所以我们对新兴市场的债券持比较正面的看法,因为对于新兴市场本币债来说,美元相对新兴市场本币贬值,会对本币债有一个正面回报的影响。”
特朗普政府的态度,令瑞士央行干预变得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