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大商所研究豆二合约保税交易

第一财经日报 2013-06-25 01:26:00

责编:群硕系统

大豆期货合约调整为以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为交割基准品的黄大豆1号合约,并于2004年细分出不区分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的压榨用黄大豆2号合约。

2002年国家实施《农业转基因生物管理条例》后,大豆期货合约调整为以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为交割基准品的黄大豆1号合约(下称“豆一”),并于2004年细分出不区分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的压榨用黄大豆2号合约(下称“豆二”)。

在国内期货市场,大商所豆二合约包括了进口大豆和国产大豆,其中对应的进口大豆现货量占国内大豆消费总量的85%。豆二合约于2004年上市后,在交易所的大力推广下2006年最高达到192万手,但随后成交量更是急剧萎缩,近两年年成交量仅在1万手左右(折合10万吨),较差的流动性制约了豆2合约的功能发挥。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还从大商所了解到,目前大商所已对豆二的保税交易、交割进行了充分研究,目前相关工作正积极推动中。

良运期货分析师张如明分析认为,豆二之所以不活跃有其客观原因,因为国内的转基因政策限制了进口大豆在国内市场的流通,这样以现货市场为基础的期货市场运行和发展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现货商参与热情下降,更愿意选择下游商品来进行套保,因此豆二的成交始终难以活跃。

针对豆二合约的“冰冻状态”,一位农产品市场研究人士建议:“对于进口大豆,在物流全程跟踪监管基础上,可适度放开贸易环节,让企业能够通过市场调剂余缺,增强经营的灵活性,提高市场应对能力。对于黄大豆2号合约,可研究保税交易、交割方式,既防止转基因大豆扩散,又有利于使我国由国际大豆市场规则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市场组织者和规则制定者,进而提升话语权,影响国际大豆定价方式的转变。”

卓创资讯农业分析师张彦杰认为:“普麦与黄大豆二号成交一直不活跃,主要原因其一,期货市场上都存在其相关产品,且强麦、黄大豆一号上市时间早,先入为主,投资者对居后的产品相对冷落;其二,参与市场的投机者占据90%以上,在群聚效应的作用下,越活跃的品种参与的人会越来越多,反之亦然。”

“并非现货市场情况导致期货市场交易不活跃,黄大豆二号可以说是进口大豆,占国内大豆消费总量的80%以上,强麦更是不及普麦的零头,普麦占总量的98%左右。期货活跃度更多的是看价格市场化程度是否高,波动是否剧烈,持仓性价比是否高等。”张彦杰告诉记者。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