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前以山区生活为苦的、穷困的黑森林老百姓绝对难以料想,今天的黑森林地区会以旅游胜地的面貌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们驻足。无论冬天滑雪,夏天徒步,或是通向海拔一千多米的坎德尔(Kandel)山路,都成了户外爱好者的心仪之地。
在国内生活的时候,我就听过黑森林的名字,但到了德国以后才明白“黑”字的来历。首先,黑森林的树木以针叶松为主,本身色彩就相对庄重,再有,在湿气浓重的情况下,从远处望去,森林显得格外的黑,因此得名。我忘了是光是水还是二者兼有的原理让黑森林黑漆漆,但每一次见到那墨绿的令人起敬的山林时,都会心悦诚服、令人赞叹。
搬来德国后,我在黑森林地区住了二十多年,我喜欢它,了解它,很愿意把我所钟爱的地方与他人共享,而小镇瓦尔德基希就是一个心头好。
管风琴的故乡
公元十世纪初,人们在黑森林西南的坎德尔山脚下,盖了一座名为圣玛尔格蕾特(St Margeretten)的女修道院。当时,日耳曼人受罗马人的启发,通过兴建帝王的行宫或修道院所的方式吸引移民入住,逐渐开展有计划的城镇建设,而小镇瓦尔德基希(Waldkirch),就是圣玛尔格蕾特修道院出现后的产物。
瓦尔德基希在中国人眼里很小,四十多平方公里的地面上住着两万多人。它依山傍水,地理位置优越,又位于德国钟表之路的地界上,很为游人钟爱,大多数人都对名人逸事感兴趣,而我总痴情于小门小户。王公贵族荒冢草没,残留的城堡废墟见证着历史上的荒诞与残酷,在我看来,倒不如深巷里升起的炊烟,袅袅渺渺地散着五谷香气。平常人家芝麻事儿,世世代代坚韧不拔地活着,叙说起来油盐酱醋,别是一番滋味。
瓦尔德基希是一片夹在山中的平地,有人说,由于它的地理位置不便,造成了那里人的思想保守、心胸不够开阔,并且给人一种不逊的傲慢之感。因为山的缘故,太阳总是来得晚走得早,瓦尔德基希离我住的地方不过十几公里远,我这里冰消雪融时,那边还是白皑皑的一片。
如果坐小火车前往瓦尔德基希,一进入它的领地,立刻就能感觉出另一种气氛,时光似乎倒退了许多年。一座座低矮的房屋在两山之间星罗棋布,艾尔扎河水浅浅的,不紧不慢地流着,山林静静的,紧紧地把瓦尔德基希拢在手臂中。那里的房屋低矮却不破旧,只是不论新、旧都面目质朴,与山、水、自然合为一体,令途经此地的人产生错觉,觉得行为节奏正在放慢,从而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观水望山享受生活。瓦尔德基希市政府多年来一直奉行不建高层建筑的政策,我对他们的决策是心怀感激的。
小镇法院的院长赫斯(Hess)先生不是本地人,但他在那里生活工作了三十年,有一次,因为旁听了一场他断的官司我与他相识。那场官司的起因是那么的不起眼,却来了四位律师和七名证人,满满当当一屋子人。因为证人很多,赫斯法官不得不多次重复他的同一个提问。一个随母亲同来的七八岁的男孩,在母亲的怀里揉来滚去无聊得快要哭出来了,赫斯同情地看着他说:“我也不愿意如此地问下去,可这是我的工作。”我当时对他印象甚好,佩服他的耐力,他判决了不计其数的民事案件,早已练就了一副文火慢熬的沉着,否则的话,也不会在那里一扎就是三十年。
赫斯说,这地方的人有个特点,就是人们的亲戚特别多。是这里的人爱自己家乡,轻易不肯离去,造成了家族越来越大,亲戚越来越多?这座山谷中的城镇,在没有铁路、公路之前,人们出行自然很艰难,尤其是冬季大雪漫天时,放眼望去,望到的只是那黑黑的也是皑皑的山林,家里人丁旺盛些,至少也多些热乎气儿。
十八世纪末,一个住在瓦尔德基希名叫布鲁德(Bruder)的人发明了手摇管风琴,从此后,这里便成了管风琴的摇篮。布鲁德一鼓作气生养了五个儿子,子承父业继续着管风琴的制造,先手摇,后机械,曾经在管风琴领域里一展风骚。可惜的是,不论布鲁德有多少儿子,也挽救不了管风琴制造业的下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管风琴逐渐被取代。继布鲁德家族之后,几家制造管风琴的公司先后倒闭,但始终不肯倒下架子,总是有人接下管风琴的香火。我以为,要不是因为断了骨头连着筋的亲戚关系,他们恐怕难以熬到今天。
今天瓦尔德基希管风琴的维修与制造业仍旧活跃着,经营的范围涉及世界,2012年,中国青岛在这里订购了一架重30吨,长近10米,有4986个哨管的大管风琴,大概是瓦尔德基希地区管风琴制造史上最辉煌的一页了。每隔三年的7月,瓦尔德基希市都要举办一次国际管风琴聚会,来自各国的各类管风琴兴致勃勃地前来参展,美妙热闹的乐曲,从大的、小的、老的,自动的、手摇的管风琴里流出,随着乐曲,风琴车上的各种人物造型也动了起来,操纵风琴的人还特地穿上以前的衣服,把那里的气氛渲染衬托得至少退回一百年。
平常生活之趣
从前黑森林漫长的冬季里,人们出行不便,圈在家中寂寞枯燥,不如找点儿营生做做,要不怎么会闹出黑森林的咕咕钟呢。人家的机械钟表不过是计时敲点,咕咕钟不甘寂寞,它肚子里住着小鸟,到点就推开小门出来热情地叫着,这样的钟一定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不少快乐,至少是孩子。
我有一个台湾朋友,她那位出生在黑森林的德国老公,特地给老丈人不远万里背去了一个昂贵的咕咕钟,老丈人十分欣喜,把那钟郑重其事地挂在卧室。谁知那份孝心如此沉重,闹得丈人一家不得安宁,那只鸟在台湾非常尽职,不分昼夜,时辰一到便跳出来咕咕,他们把钟请出卧室,请出客厅,可无论挂在哪儿,甚至盖上一块布,都躲不开那鸟忠于职守清脆的歌声。每当我遇到想在德国买钟的同胞时,我都忍不住阴险地笑着,从不透露一句咕咕鸟不好伺候的问题,咕咕钟的价值重在欣赏,整体的设计,木头的雕刻,底盘的彩绘,各种手工艺集一身,当然也包括那只鸟的折腾!我曾经见过一个以面包作坊为题材的咕咕钟,咕咕声起,面包作坊便开始忙碌,有人揉面, 有人用木锹把面包送进火炉,还有狗在一旁跳着,看得我差点儿动了凡心, 也要收一个了。
黑森林的玉石制品与首饰制造,是瓦尔德基希地区的传统工艺之一, 尤其是玉石的切割与磨合,从十七世纪起百年不断,一直是瓦尔德基希的主要营生。瓦尔德基希博物馆里,陈列着以前人们磨玉时使用的工具和各种首饰,制造工具之简陋,令人看了不免感慨,那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珠宝, 竟是费了那许多功夫而成,怎一个慢字了得。在瓦尔德基希市中心,很容易就能找到玉石珠宝公司的门市,里面琳琅满目的首饰珠宝,炫耀着德国最大也是最老的制玉过程,如果你挂上一串那晶莹剔透的珠宝,便是接受了瓦尔德基希人的骄傲。
瓦尔德基希的集市广场很小,就那么一条街,夏季时,有集市无集市都十分热闹。本地人加上南来北往的游客,如果天气好,都喜欢在那里小歇。你可以点一份咖啡馆 Schill 做的蛋糕,细细品尝它的香甜,也可以要一杯瓦尔德基希啤酒厂酿的鹿牌(Hirsch)啤酒解渴,吃着喝着观街景,很有股子跳出庐山看世界的味道。鹿牌啤酒厂建在瓦尔德基希的半山腰,山下是瓦尔德基希市公园,信步走来,只见小湖里有野禽戏水,岸边有野禽歇息,它们见人不以为然,见狗亦不以为然,怎得一副沉着镇定如同本市的法官!
湖边有小船待租,你要一杯啤酒,拿上一本书,坐进小船随水漂,怎一副享乐了得!你看书看烦了,请信步登山,上面有一个小动物园,大型猛兽见不到,都是些温顺的食草类动物和鸟类,你用和平的眼神观赏它们,它们用平和的目光回敬着你,就算你之前为了某事气得半死,动物园里一圈儿走下来后,所有的气恼便烟消云散了。气消了,你感觉到了饥饿,那么就请坐进酒厂的餐厅,运气好时,赶上有红烧野味,不管红烧哪一种都不会难吃;炒牛胃是巴登地区的传统吃法,加了醋的牛胃酸酸脆脆有嚼头儿,没有一点怪味道,怎一个香字了得。
留住外乡人
我曾问过赫斯院长,他在这里断案三十年,是否觉出人们身上的变化? 比如越来越贪婪、恶劣、厚颜?争吵也越来越多?赫斯认真地想了想,便一口否定了我的猜测。倒是我有些惶惑,都知道当今世界世风日下,我住的地方比瓦尔德基希要小一半以上,也未能逃出世风日下的阴影,这个瓦尔德基希凭借了什么,保住了自己的美德呢?凭着山中谷地的封闭地理位置?凭着一些被外来人斥为保守、不开朗的性格?凭着排斥现代高楼大厦的黑森林狭隘意识?
我喜欢这个城镇,因为它舒适的慢节奏,在我住的小镇上,一些有房有园子的人家,经常跑到这里住旅馆度周末。瓦尔德克西史上最讲求速度的一件事,是 1634 年 3 月 14 日那天,山上的卡斯特堡 (Kastelburg)被敌军攻下后飞快地毁掉了,从市内无论哪个角度你都可以看见古堡的废墟,莫非是从那时起,瓦尔德基希人对快节奏便深恶痛绝?赫斯先生今年六十四岁,脸上干干净净,既无老斑皱纹也很少,很难相信他已经快到退休的年龄。
“退休后你还打算住在这里吗?”我问他。
“当然住在这里。”他立刻就回答了我。
瓦尔德基希,是什么精灵在这里作祟?它没有富丽堂皇的宫殿,没有可歌可泣的风云人物,却黏住了本地人,留住了外乡人,怎一个神奇了得!
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在德国南部很盛行,学校在此期间放假一周。虽然那天不是法定的假日,但多年来已经形成了睁一眼闭一眼的“法定假日”,不少单位还特地给职工延长一天,他们只知道,狂欢节那晚喝得醉醺醺的人,第二天即使来上班,也不可能正常工作。而瓦尔德基希的狂欢节更是得寸进尺,那里的学校放假两个星期,全德国首屈一指,由此可见瓦尔德基希地区狂欢节怎一个疯狂了得!为此突然引发了我的一个想法,我询问当地人,瓦尔德基希是不是鲜有心理医生的诊所?当地人觉得我的提问有些古怪,反问我“为什么”?“瓦尔德基希人利用狂欢节的优势,在两个星期内把自己心中一年的压抑统统抛个一干二净,哪里还会有什么心理问题!”当地人若有所思地看着我,甚至流露出钦佩的神色,我压不住心中的得意,忍不住赞了一句,“我,怎一个天才了得!”
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逐步形成,可有力支撑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
卢努甘卡是斯里兰卡建筑师巴瓦留给世人的一连串瑰宝中最闪耀的那一个。巴瓦早已蜚声国际,被评价为“将现代形式及感受和谐舒适地融入本土建筑传统”。
“未完成的时间:中国当代艺术1980s×1990s”通过42件作品带领观众重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展现了当时艺术家对“现代性”的探索与实践。
恒鑫生活中签号出炉 共2.47万个
第一财经梳理来看,按可比口径回溯后,M1与M2的剪刀差现象有所缓和,除1月外,2024年各月末的M1同比增速普遍上升1—4个百分点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