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企联合投资英国核电项目

东方早报 2013-10-18 10:38:00

责编:群硕系统

10月17日,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表示,英国将允许中国公司投资英国核能项目。这也是1995年以来英国首次新建核电站。

中国核电企业终于如愿登陆西方发达国家。10月17日,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George Osborne)表示,英国将允许中国公司投资英国核能项目。这也是1995年以来英国首次新建核电站。

当天,奥斯本参观了中国广核集团(中广核)与法国电力(EDF)在广东台山合作建设的核电项目。

台山是奥斯本此次访华行程的最后一站。

中广核方面透露,台山核电站采用的EPR核反应堆,将被用于英国欣克利角(Hinkley Point C)核电项目中。EDF计划在欣克利角建造两台核反应堆,这将是1950年以来英国最大的基础建设项目。这两台核电机组,能满足全英国7%的电力需求,并降低英国的碳排放水平。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预计该交易将于10月21日正式敲定并宣布。

英国是民用核电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中国则是民用核电发展最快的国家。奥斯本是在10月13日抵达中国,开始其为期5天的中国访问的。期间他反复表示,欢迎中国企业投资英国的基建项目。10月15日,在于北京举行的第五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EFD)之后,中英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加强民用核能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法国电力、中广核再携手

EPR核反应堆的设计来自于另一家法国企业——反应堆供应商Areva(阿海珐)。ERP是单机容量175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机组。EDF在欣克利角的核电项目预计耗资140亿英镑(约合223.3亿美元),中广核扮演的角色将是一个财力雄厚的投资者。

就具体股权结构,华尔街日报昨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EDF在上述项目中持股比例最高,为45%-50%;包括中广核在内的两家中国公司将共同持有约30%-40%的项目权益,Areva将持股约10%。这些项目的合伙人此后可能会引入其他投资者,以分担部分投资。

有核电业界人士称,中广核还将承担EDF在英新建核电项目的建造任务。关于中广核的建造能力,中广核方面表示,中广核目前承担着15台核电机组建设,占中国国内在建核电的56%,占全球在建核电的24%。预计到2015年,中广核核电装机规模将进入国际核电企业前5名。

出击英国核电项目,是EDF、中广核、Areva合作的最新案例,此前,三方已在中国合作多时。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中广核曾通过引进法国核电设备、资金和管理经验,建设大亚湾核电站;上世纪90年代,其又在法国核电企业协助下自主建设岭澳核电站一期。其间,中广核已与EDF、Areva在核电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和管理、运营管理等领域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

今年4月25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法国总统奥朗德的共同见证下,中广核与EDF及Areva在北京签署长期合作联合声明。三方将在先进反应堆研发、核燃料及经验共享、核电站运维及性能提升等方面长期合作。

EDF目前拥有58台在运核电机组,是全球最大的核电运营商。Areva是全球主要的核能设备设计、制造与供应商。

“向国际扩张的跳板”

上述中英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包含的内容是“双向开放”的。据路透社报道,英国公司亦可参与中国的核能项目,此外,中国技术人员将到英国接受培训。

虽然中广核在欣克利角项目中未能获得控股权,但奥斯本在声明中表示,未来在英国后续新建核电项目中,中国企业可能取得多数权益。

随着一批老旧机组陆续临近退役,英国的核电投资机会将再次显现。中广核表示,英国核能领域当前产值达到40亿英镑,并预计在今后10年该领域还将会吸引150亿-700亿英镑的投资。

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国务大臣爱德华·戴维(Edward Davey)表示,“我们对中国公司在英国电力市场的投资表示欢迎,只要能够满足英国严格的法规和安全要求。”

华尔街日报分析称,中国的参与凸显出欧洲企业在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方面遇到的持续困难,此举将缓解有关英国新建核能项目前景的担忧,之前相关计划一直受到延期和成本过高等因素的困扰。

目前,中国企业已经在英国受管制的公用事业资产中持有股份,如水务公司、天然气和电力网络及北海油田等,但预计它们进入核能这个战略性行业仍将遭遇政治阻力。

英国这项协议攸关中国利益,中方将英国视为本国核工业向国际扩张的跳板。如果中国企业能够打入老牌核电强国英国市场,并获得英方的认可,则欣克利角项目将成为中国核电产业向全球外扩张的一个广告展示牌。对中广核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该公司希望最终能够在海外自己建设和运营核反应堆。

目前,虽然中国占了世界新建核电机组数量的40%,但中国核电海外布局尚仅限于巴基斯坦的恰西玛核电站。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核电装备制造能力,同时拥有全球最为充沛的资金,这也正是中国核电企业走向海外的一大动力。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彭博新能源财经的核专家克里斯·加多姆斯基(Chris Gadomski)的话称:“中国正以资本为杠杆来推介自己的技术。”

该报同时提醒,最新交易也可能在英国国内引发物价上涨的争议。在2015年大选到来之前,生活成本上升已成为英国一个政治热点问题。

据华尔街日报披露,英国同意确保EDF及其潜在合伙人可将新核电站电力售价定在每兆瓦时92.5英镑,几乎相当于英国当前电力批发价格的两倍。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