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华基金/文
1976年,由贝尔斯登的三位合伙人共同成立了KKR公司,专门从事并购业务,这是最早的私募股权(PE)投资公司。1990年出版的《门口的野蛮人》所展现的是一个蔑视一切规则的PE行业形象,狡猾、贪婪的PE们通过杠杆收购的方式吞并处于困境中的公司。他们不在意企业的长期增长,只追求自身资本的短期快速增值。因此,他们甚至有个很不体面的绰号“秃鹫投资者”,通过猎食那些伤痕累累的公司并在重组之后谋取巨大利润。
PE业自此以来一直饱受恶名的困扰,几乎没有人会公开表示自己喜欢PE。在竞选中,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就因曾任著名PE机构——贝恩资本CEO一职被奥巴马猛烈攻击。
与“恶名”同时存在的事实是,PE业在短短30年时间里已经成为增长最为迅速的金融细分领域之一。如今,PE坐拥的资本占据美国GDP的10%,雇员高达810万人。贝恩、KKR、黑石、TPG和凯雷等PE公司就像一只只巨大的“章鱼”,将触手伸向世界各地,几乎所有人的生活都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和他们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贾森·凯利(Jason Kelly)撰写的《私募帝国》(The New Tycoons)一书,描述了上述顶级PE的一些著名交易案例。尤其瞄准2008年后,PE自危机所导致的行业性休克中苏醒后所发生的新变化,通过这些PE巨头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私募股权投资这一领域的新变化。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PE迅速从危机中复苏,试图弥补投行留下的市场空白。同时,PE行业的大佬们开始致力于扭转公众对他们的敌视态度,并试图树立全新的公众形象。黑石是第一家上市的私募股权基金,通过上市,黑石以更透明的方式出现在公众面前,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长期“暗箱操作”而导致的不可避免的种种阴谋论;再如KKR启动了“绿色投资组合”,旨在推动旗下企业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和改善废物处理来降低成本;KKR和凯雷的创始人也为公共图书馆和美术馆等公益性设施进行了慷慨的捐助。
资本和财富是具有“原罪”的,2011年,施瓦茨曼受邀在史密斯基金会的慈善晚宴上演讲,晚宴的举办地华尔道夫酒店是黑石集团投资的、纽约最为奢华的酒店之一,曾接待过多国元首。而几英里外,“占领华尔街”运动正如火如荼,示威者露营的帐篷在深秋的纽约发出微光,这种对比很难不让人产生对财富的愤怒。但这个世界和经济生活运行的背后规律如此复杂,对于任何一个与社会经济关联如此广泛而深刻的行业,其判断标准都是复杂和庞大的,不能适用简单的逻辑和标准。正如作者在书中一贯秉承的客观立场,“我不可能无条件地为私募股权行业背书,同样我也不能全盘否定地谴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