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近日获悉,第三块省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牌照将花落上海老牌资产管理公司——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国资经营公司”)。
这是继江苏、浙江之后,第三块省级AMC牌照。与江苏、浙江两省不同的是,上海并没有新设专门的AMC公司,而是由一家成立了十几年的老牌资产管理公司接牌。
了解此方案申报过程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上海国资经营公司方面已经完成上海市政府层面的沟通工作,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走程序”。近日上海国资经营公司将正式向上海市金融办递交申请文件,并由上海市政府批准并报备财政部和银监会。
据财政部联合银监会于2012年2月下发的《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财政部6号文),省级AMC牌照只需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核准,并报财政部和银监会备案即可。
上海国资经营公司接牌AMC
知情人士称,监管层较早前曾规定地方AMC的注册资本金需达到50亿元人民币,上海国资经营公司正好达到这个条件,不过后来这一要求降低为10亿元人民币。
今年8月成立的首家省级AMC浙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为10亿元,而在无锡成立的江苏资产管理公司注册资本金则为50亿元。
尽管资产处置经验丰富,新牌照还是给上海国资经营公司带来了新的挑战。AMC的主要功能是接手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与上海国资经营公司原先处理产业不良资产相比,性质有很大不同。
除上海国资经营公司外,上海还有几家成立已久的资产处置类公司,这或许是上海未循浙江、江苏之路新设AMC,而是启用老公司的原因。
知情人士表示,上海国盛集团较早前曾与上海国资经营公司竞争申请AMC牌照。上海国盛集团前身上海盛融集团也拥有丰富的资产运营经验,与摩根士丹利合作竞购建行41亿不良资产包是其经典“战役”。
“这毕竟还是一块很有分量的牌照,因为未来需要处置和运作的银行不良资产会多起来。”国盛集团一位员工向本报记者表示“惋惜”。
业内普遍认为,地方债务和前期上马比较冒进的项目和行业,未来可能会产生数量相当多的银行坏账和不良资产,此时设立或者授权地方版AMC正是财政部和银监会出台相关文件的背景。
以光伏产业为例,无锡尚德近日的破产重组方案显示,就有上海银行、江苏银行两家城商行牵涉其中。与体量庞大的国有银行相比,城商行对此类事件的承受能力明显不足。
对地方版AMC来说,挑战还来自于必须巧妙地将本地政策性业务与市场化结合起来。财政部6号文件中强调“充分竞争”,未来四大AMC、省级AMC以及注册资金100亿以上的资产管理公司会成为银行不良资产包竞争主角。
老牌资管公司
上海国资经营公司是上海的老牌资产管理公司。公司官方网站信息显示,上海国资经营公司是1999年10月成立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重组成为上海国际集团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50亿元人民币,总资产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公司是集团系统战略性金融资产的重要持股公司,目前公司持有国泰君安证券、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金融机构股权。公司成立以来,主导、参与市属金融机构及重点国企的重组与改制,具体参与了国泰君安证券的改制重组和增资扩股、浦发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改制上市、上港集团整体上市、阳晨B股资产重组等等。
公司促进国有资本有序进退,通过各种业务运作形式盘活国有资产累计近百亿元人民币,自成立以来连续盈利,受托处置国有不实资产近300亿元人民币。
分析人士称,仅就国资流动平台而言,上海做过几次“以新整旧”的尝试,还曾因高调成立却始终未能运作的上海国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而饱受“叠床架屋”之评 ,这次上海没有新成立资产管理平台公司,可见上海去行政化的国资改革思路渐趋成熟。
为什么不抓住时机放弃“三重锁定”呢?这样做将允许开展更多的长期项目,从而极大改善国家的增长前景和财政健康状况。
广西发改委称,目前相关处室正在梳理制定“136号文”实施细则的工作思路,尚无正式文件版本上报审批。
积极支持消费与民企。
改革需要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推进,从根本上重构社保领域的博弈结构等,即加快实现养老保险从碎片化向一致性转变。
中国政府通过深化支持民营经济的政策,以及推动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专业化服务,旨在促进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基业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