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巨头欧莱雅集团旗下大众化妆品牌卡尼尔今日宣布退出中国市场。而前不久,另外一家美国化妆品品牌露华浓也宣布退出中国市场。
欧莱雅方面对腾讯财经表示,停止卡尼尔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是“为了部署未来发展并不断巩固我们的市场领先优势,公司选择专注于我们品牌组合中的重中之重。”欧莱雅方面同时表示,这一举措“将使得我们的大众化妆品部能够集中力量发展两大领导品牌——中国第一大美妆品牌巴黎欧莱雅和第一大彩妆品牌美宝莲纽约,以取得更强劲、更可持续的增长。”
此外,公司表示,为确保在这一过渡期间妥善处理一切内外部相关事宜,特别是团队安置事宜,公司内部专门成立了一个特殊小组对员工的安置计划进行了充分周全的探讨和制定,将为所有相关员工考虑公司内部的就业机会。
据腾讯财经了解,这只是卡尼尔单一品牌停止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不会牵连与其有合作关系的小护士品牌。
欧莱雅中国整合资源
在欧莱雅中国给代理商的公开函件中,卡尼尔被定义为“非主流品牌”,在欧莱雅品牌金字塔中销售占比不超过10%。而此前有关于卡尼尔“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已在坊间有所传闻。
卡尼尔并非没有努力过。在欧莱雅2003年在收购小护士以后,卡尼尔借助了小护士的资源,两大护理品牌在商超渠道并驾齐驱。2008年至2011年算是卡尼尔发展比较良性的时期,在网点质量和销售业绩上都还不错。
2013年以前卡尼尔保持较快的推新品速度,走珠眼霜等部分明星产品也受到终端市场认可,但是后来推出的系列与品牌基调不匹配,消费者不买账。除了品牌本身定位问题,欧莱雅旗下的大众化妆品品类近年一直有点不温不火。
中国是欧莱雅的第三大市场,其2012年实现销售120.5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年增长12.4%。这是欧莱雅中国连续第12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不过,相较于2011年18%的增长,12.4%的增速略有放缓。
欧莱雅中国需要新的增长点,而这一增长点来自于大众化妆品品类。在欧莱雅集团,大众化妆品部门占到了销售额的51.5%,但是在新兴市场上,大众消费品增长速度仅有7.1%,远低于整体增长。
欧莱雅中国表示此次卡尼尔退出中国是为了“我们的大众化妆品部能够集中力量发展两大领导品牌,巴黎欧莱雅以及美宝莲纽约。可能,欧莱雅中国还没有来得及算上2013年8月刚刚收购的中国本土面膜品牌美即面膜。
2013年8月,欧莱雅刚刚在中国完成了一次收购,以63.38亿港元——相当于欧莱雅中国区2012年销售额的一半。
欧莱雅集团执行副总裁(分管亚太区)兼中国CEO贝瀚青此前对腾讯财经,美即品牌将与欧莱雅大众化妆品部旗下现有品牌形成很好的互补。
眼下,结合此前的收购,加上卡尼尔的退出似乎也可以代表着贝瀚青这一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市场的第二代领导者正在努力资源,集中优势发力大众消费市场,进入中国近二十年之后,欧莱雅似乎更明白到底哪些消费者是公司未来增长点所在。
在交易流程、估值定价、信息对称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
欧莱雅,以“制茶之道”探索“绿色马拉松”
斯凯奇方面表示,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成为一家非上市公司。
有市场观点认为,业绩增长的背后是阿迪达斯公司高层在过去两三年里推行中国本土化策略。
斯凯奇首席运营官David Weinberg表示,公司相信中国市场仍有巨大的增长机会,并将继续投资产品、营销和基础设施,以扩大和支持其在中国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