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平成猿蟹合战图》中的“猿蟹”隐喻

第一财经日报 2014-03-05 05:50:00

责编:群硕系统

每个人原来的伤口及痛处,最终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抚平及止息。

吉田修一2001年的小说《平成猿蟹合战图》,最近由台湾新雨推出了中译本。那当然是以日本民间传说“猿蟹合战”为基础,逐步成为平成版的一种“故事新编”式创作尝试。民间传说的情节脉络,孙梓刊于书后的荐文大致作了介绍。

作为民间传说,内容也不可能由始至终一成不变。大致情节是,因猴子欺侮螃蟹而起,螃蟹随后与友人栗子、蜜蜂、木臼及牛粪等合力复仇,欲把猴子置于死地,最后是化敌为友的皆大欢喜结局,或者是更残酷的同归于尽版本,同时存在。在不同版本的设置中,吉田修一希望采用哪个角度去重新审视“猿蟹合战”的系统脉络,才是焦点所在。

新雨版的书册腰封上提到,“我不允许这个社会瞧不起善良的人”。这显然是撷取了“猿蟹合战”的第一层属性,即把弱者组织起来反抗强者欺侮的主题。这基本上也是吉田修一的旨趣用心所在。

小说用了一种转移视线的叙述诡计,先引导读者自以为是地把强弱相讦中的为酒吧跑腿的纯平和任职牛郎的朋生,以及作为另一方的大提琴家凑,认定为“猿”和“蟹”。随着剧情的逐步发展,才令读者明白,原来大家都是不同程度的弱者,彼此也在进行不同名义及形式的“复仇”计划,于是他们才结成一党。当然,在文本的层次中,奥野兄弟的杀人复仇,以及夕子对父亲为德田议员背黑锅的还击,固然属有形有目的的“复仇”设定;然而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其他弱者联盟中的成员如美月、友香及佐和等,其实所对抗的可能更属一种无以名状的虚无对象,名之为“政治”也相去不远──当中包含城乡的对立与生死变化,媒体的操控拨弄乃至文化艺术的生存空间等,都是生存于此时此地的弱者遭遇的掣肘和局限。

芥川的猿蟹故事

吉田修一的《平成猿蟹合战图》,采取的是传统的“猿蟹合战”旨趣,即弱者联盟成功报复──凑撞死逼迫父母走上绝路的?\本阳介,最终可以安然混过;夕子也成功协助纯平当上议员,把对头德田议员拉下马;其他联盟成员也各自进入人生的另一页,这固然是乐观美好的安排结局。当从较严格的角度审视,吉田版的“猿蟹合战”也不无瑕疵,最明显的是在弱者联盟中,一直有黑道老大高坂在背后撑腰,和“弱者”的身份背景显然有冲突。

不过我更想说的是,吉田这次的乐观版处理方向,究竟成效如何?

大家都知道,近代把“猿蟹合战”作故编新编的第一人,当推芥川龙之介,他的小说《猿蟹合战》的焦点,并非在复仇的过程,而是一众弱者复仇后的代价──主犯蟹被判死刑,而其他成员作为共犯则判无期徒刑。

芥川的目的是批判伪善的社会风气,所以在他笔下,舆论认为,蟹杀猿出于私愤,强调优胜劣败的社会对因私愤而杀人的举动的态度是,认为这是愚蠢者及狂妄者的行为,所以没有人抱以同情;经济学界则认为,蟹是危险思想的主人;也有学者从伦理学角度认为,复仇绝非善行;社会主义者认为,蟹是抱持反动思想的右翼煽动者;宗教家认为,蟹是不认识佛教慈悲的可怜虫;只有某议员为蟹辩护,认为他拥有武士道的情操,但这种落后于时代的言论,并没有人加以理会。

小说的结局为,蟹妻沦为妓女,而长男成为股票经纪,次男则成为小说家。芥川最后的寄语是,无论如何,“猿蟹合战”的下场是最终螃蟹为了天下必须被杀,这是唯一不变的事实。而他提点读者,大家其实大体上都是自螃蟹来的。

内在冲突的缺失

对比芥川龙之介与吉田修一对“猿蟹合战”故事的处理差异,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前者看重的是现实的虚伪冷酷的一面,从而以讽刺的笔调加以揶揄鞭挞,而吉田的《平成猿蟹合战图》所走的其实是一种“治愈系”的路线,每个人原来的伤口及痛处,最终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抚平及止息。

当中自然有得有失。事实上,不少人认识吉田修一是因为《恶人》,我也承认,无论小说还是电影版本,《恶人》都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电影剧本由作者自行改编)。而在《平成猿蟹合战图》中,在涉及命案的描写片段,我们熟悉的《恶人》的冷峻笔调同样跃然纸上──“撞到?\本阳介的瞬间所感受到的冲击,再一次渗入凑的全身……原来,凑打算一走了之,却不知何故踩了刹车。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踩煞车的原因,并非后悔自己做错了事;而是残忍的心情作祟,他想亲眼目睹被自己撞飞的?\本的模样。他想确认?\本是否气息尚存,倘若他还活着,凑打算倒车再次辗过濒死的?\本。”

是的,那正是我们熟悉的正邪难分,人性的两面闪烁不定的吉田本色。但是在《平成猿蟹合战图》中,吉田很明显地极为节制且约束了自己这方面的才华,把故事循一种扁平化的角度处理;就是说,登场的一众弱者联盟成员角色,都是善良人物,各自不同的背景及性格设定,很快便失去作用——因为读者已摸清了作者的底蕴,他们没有尔虞我诈,甚至口角矛盾也不太存在,当弄清楚敌人对象后,便只会齐心协力互相扶持到底,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在所不惜(所以高坂被刺伤,而凑的手指也被斩断)。虽然我一向爱读吉田的小说,但也不能否认此作过于平板,缺乏群像剧的内在冲突,令故事的紧凑迫力大打折扣。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