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指尖的大象

第一财经日报 2014-04-01 05:36:00

责编:群硕系统

125平方米的正方形纸张和3米高的等比大象,你可以想象它们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同一件生命体吗?

125平方米的正方形纸张和3米高的等比大象,你可以想象它们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同一件生命体吗?

不过,它可不是常规纸艺大象的“加量装”,2014年1月,瑞士折纸艺术家辛芬·马博纳(Sipho Mabona)通过众筹网站indiegogo筹集了2.6万美元,组建一支10多人的团队,在瑞士的贝罗明斯特艺术馆现场制作,耗时4周方才完成这头250千克的白色大象(the White Elephant),它甚至有着微笑的眼睛和褶皱的皮肤。谈及创作这件大型纸艺装置的初衷,马博纳轻描淡写道:“我所能做的,就是去证明纸张的生命力是无限的。”

创作这件庞然大物“比想象中更难”,在indiegogo为其所作的宣传视频中,整个团队经历了多次“推倒又重来”的过程。马博纳最后不得不借助夹子和磁铁等以前不会用到的工具,在给记者的邮件中他写道:“折纸于我而言就像变魔术一样,不需要其他任何的材料或工具,纸张的质朴是我始终热爱折纸艺术的理由。”不过,他也承认,从这个层面讲,白色大象并不是一件典型的手工折纸。

至于为什么要创作一件如此大型的装置,而不是像过去的螳螂、锦鲤、龙虾等精细、复杂的小件折纸作品,马博纳的观点是未来大型装置艺术会成为一种主流。“折纸艺术大型装置化的趋势以后会更加清晰,前提得克服技术和理念上的难题,但真正重要的是你在做的是什么。有时我可能会花几个小时去构思这个装置里的一个小部位,即使你有12名助手那也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必须达到专业的程度才能配合你。”

日本折纸会馆馆长小林一夫曾说,在走向世界的日本传统文化中,最轻巧的就是折纸艺术,能够用一张纸进行表演和交流,而折纸的英文origami也源于日语发音。

马博纳深受日本折纸艺术的影响。“神谷哲史(Kamiya Satoshi)是日本最出色的折纸艺术家之一,他的‘龙神’(Ryujin)是目前所能达到的技术巅峰。”但他同时也说,“神谷所追求的是技巧的完美,而我更希望通过纸张来传递、表达我的思想,同观者有个情感上的交流和联系。”这或许也是为什么马博纳选择众筹网站平台的理由,他期待的无非就是“一片纸也有观众”。

接下来的几个月,白色大象仍会在贝罗明斯特艺术馆中展出,但鉴于那儿的门窗对于这件庞然大物而言实在是逼仄,未来这头大象的命运还真是个谜,谁让它是张纸呢。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