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国家发改委和民航局宣布国内两舱(头等舱、公务舱)票价实行市场调节价后,《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广州白云机场商旅公司了解到,一个月来,国内两舱票价不降反升,升价幅度从原来固定为经济舱全价的1.5倍,调整至1.8~2.3倍不等。
不过,据商旅公司介绍,以白云机场出港航班为例,目前“不同航空公司对同一航线的头等舱定价不同”,如东航和上航的上海头等舱已升至2300元,南航等其他航空公司还保持在1920元;“另外,同一航线的不同航班头等舱价格也不同”,如国航的北京航线有些航班头等舱已升至3910元,有些航班还保持在 2550元。
自从国家发改委和民航局宣布将民航国内航线两舱定价权下放给航空公司后,国航率先宣布从7月1日调整43条航线票价,占其 300多条国内航线的14%,其中涉及北京的有35条,涉及西部地区的8条,主要集中在商务航线和宽体客机运营的航线上。调整后,北京至上海、深圳及广州的航班调整后的头等舱票价最高可为经济舱全价的2.3倍,公务舱票价最高可为经济舱全价的1.8倍;其他航线头等舱票价最高可为经济舱全价的2倍,公务舱票价最高可为经济舱全价的1.5倍。尚未调整的其他航线,则维持头等舱1.5倍、公务舱1.3倍的票价级别。
此后深航也公布了16日及其以后的两舱调整方案,除了北京—深圳航线的上调幅度,与“新东家”国航保持一致外,部分优势线和独飞线的头等舱价格从以前经济舱价格的1.5倍升高至2 倍,商务舱从以前的经济舱价格的1.3倍升高至1.5倍。
从目前的调价幅度看,东航的调幅最大,其上海—北京航线的头等舱价格调整后,为经济舱价格的2.5倍,公务舱为经济舱价格的2倍,其他上海始发的航线头等舱为经济舱全价的2倍,公务舱为1.8倍,其余国内航线头等舱为经济舱价格的 1.8倍,公务舱为1.5倍。
记者昨天从南航有关人士处获悉,南航正在研究其两舱票价调整方案,不过近一个月来,该公司的两舱客流有明显增量。此外,公司在其高端经济舱上,对部分旅游线路的票价不再是经济舱的全价,而是根据航线和时间的限制有6至8折的“体验价”销售。南航的高端经济舱自推出之后便受到追捧,旅客不仅有专属的地面值机柜台,可以优先交运行李、优先登机,而且机上座位比普通经济舱增加了40%的空间,有隔帘分开,免费多获赠一份报纸、毛毯、饮用水和小食等。
不少旅客没能在节前最后一刻等到此前小长假多次出行的“票价跳水”。
上海迪士尼票价结构10月中旬将调整
今年7月份民航国内经济舱平均票价达840元(含燃油附加费),同比下滑7.5%,同比疫情前的2019年也下降5.0%。
多家航司在今年暑运的运力投放高于去年同期,但机票的裸票价格却仍比去年同期要低。
航班和旅客量同步提升下,票价水平也一改往日的“旺丁不旺财”,以至于不少旅客没能在节前最后一刻等到此前小长假多次出行的票价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