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真不起眼,低调地站在华尔街的路口,门牌11号。
四方柱的门脸,门头上一行朴素的字,刻着它的名字:纽约证券交易所 (New York Stock Exchange,NYSE,下称“纽交所”)。
欢迎来到这里:纽约金融中心的心脏,金融冒险家和投机家们的舞台。
进入纽交所内部参观不容易。“9·11”之后,普通游客不再被允许进入纽交所参观,必须进行申请和预约,才能派给有限的名额。
在当地一家大型金融机构的接洽下,我们一行人以记者身份获得了参观资格。
安检是必需的,工作人员逐一核查护照和事先递交的参观人员名单,每个人都须由电子眼拍照,然后手持印有数码照片和编码的参观证,经过安检门,才能真正地进入纽交所。
在陪同人员引领下,我们很快进入纽交所交易大厅。
交易厅给人的第一印象:真小,真乱!几乎没有章法。不似上证所交易厅那平面梯田式的结构。
一抬头,头顶上是交错的各种管子和电线,一侧目,到处是电脑和身影,每个交易员同时对着三四台电脑,左手一部电话,右手一部电话,视线在各显示屏之间穿梭,灵动而锐利,大脑皮层想必在忙碌运转:买还是卖?这可真是个问题。
我们小心翼翼地在这些人群中穿行而过,挤到最里面,一边觑眼在四周墙上不断闪动的股价屏上,寻找中国公司的身影。
当看到熟悉的中国公司的名称一闪,小心脏突然冒出一股矫情的爱国激情:看,俺国的耶!
同时涌出的,还有一直隐居着的欲望:这热腾腾的气氛,这晃眼的屏幕,让人瞬刻思绪混乱,忘乎所以。
在这里,怎么可能保持物我两忘啊、淡泊啊。那些数字,落到账面上,都是钱啊都是钱。
真正物欲淡泊的人,才不会加入到股票游戏中来。
股票,是人类给自己创造的玩具。自从有了它,人类就像穿上红舞鞋,欲罢不能。投机家们玩转着手段、心机,花样翻转,变化无端,一如股指起落的瞬息万变。自从它诞生以来,多少人在这里梦想成真或者梦想幻灭。
再娴熟的股票玩家,也会玩过了火,命运瞬间改变,就算那个股市奇才杰西·李佛摩尔 (Jesse Livermore),亦莫能外。
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人性的游戏。人性中的贪婪和恐惧,被股市激活,在金钱中消长。人性可以战胜吗?难。
历史深刻地记住了这一天:1929年10月24日,美国金融史上的“黑色星期四”,股市大崩盘。人类却健忘得很。2007年,又一场危机爆发,迅速从华尔街蔓延至全球角角落落,一批金融巨头倒了,辉煌百年的老店,转眼成明日黄花。
纽交所,又一次眼睁睁看着一场人性欲望游戏崩了盘。
这场经济危机不会是个句号。因为人性经不起挑战,对财富和权势的渴望和占有欲,永无止境。金钱的游戏,今天不会消停,明天仍会继续。欲海无涯,回头成空。
杰西·李佛摩尔不是说了嘛:“财富来来去去,股票此起彼落,但华尔街永远没变,因为人性永远都不会改变。”
在这里,人性永远不会被摘牌。
纽交所的故事,只能继续。(作者为本报记者)
近年来,常态化退市节奏加快
此次IPO募资规模达12亿美元,估值大幅超过与Adobe终止收购协议时水平,市场普遍认为其强劲表现为美国科技IPO市场带来复苏信号。
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完善股改规范、路演培训、投融资对接和上市培育孵化等服务功能,助力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转板上市。
1980年~2023年间,上市首日股价翻番的美国企业有316家。其中,近90%的三年期持股回报率为负,且相较于首日收盘价,平均跌幅高达46%。
进一步加深同专业金融研究机构合作力度,便利企业境内外上市政策咨询,协调跨境金融机构为企业出海提供金融银团服务,推动已在港交所上市的辖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深交所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