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真格基金合伙人徐小平在微博上公布“业内最简单清晰、最用户(创业者)友好的合同版本”,一时间,真格基金推出一页纸投资意向书(Term Sheet)在业内引起热议。
徐小平认为,在天使阶段对创业者来说,最核心的问题是能拿多少钱融资,同时要给出去多少股份,把这两个问题搞清楚,写进协议中就可以了。这个决定缘于他与硅谷创业孵化器YC的首席执行官Sam的沟通,后者告诉他,他们最好的项目都是握握手就定下来的,条款非常简单,他们只在乎找到回报1000倍的项目,而不会去处心积虑保护那点投资额。
在一家早期VC机构私下提供的投资意向书中记者看到,一份完整的投资意向书的内容包括投资金额、投资款用途、投资后的股权结构、股东权利、承诺条款等,牵涉到业务、财务、团队、股权多个方面,样本协议超过10页。
其中有不少条款对被投项目有诸多的限制,比如拒绝上市后的出售选择权、清算优先权等。
显然,一旦缩减投资意向书的内容,也就意味着大大放开了原本束缚在初创企业身上的枷锁。而另一方面这种改变对于投资人来说,其实也有他们的考量。
CA创投董事总经理戴周颖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就坦言,眼下早期投资机构诸多,在投资环节很难在市场上有差异化表现,可以抓住的优势就是在与拟投企业的谈判中更快地做出决策,而在这其中如何来出具投资意向书是关键。
据他透露,他们的做法是尽可能地缩短投资意向书的内容,特别是在对投资机构自身利益保障的条款方面不要求一应俱全,而是只抓住几个重要的点,比如与退出相关的点,或是跟投的要求。
在戴周颖看来,缩短条款的目的在于一方面提高决策的效率,另一方面投资机构对自身保护及权利的不过分倚重也容易让企业对于投资机构产生好感。
“我们从看一个项目到出具Term Sheet最快2周~3周,平均控制在一个月左右。”戴周颖说。
早前靠资源关系来博取Pre-IPO项目的疯抢时代已过去,而在眼下以早期及成长期投资为主导的行业,竞争依旧激烈,稀缺的好项目永远是各家的必争之地。徐小平也坦言,一页纸的投资协议其实就是一种妥协。
然而,也并非每家投资机构都愿意做这样的妥协。某家本土人民币基金合伙人告诉记者,“我们曾有个医疗领域的拟投项目,在与其他同行机构竞争时,对方承诺企业可以在投资协议中不设对赌、回购,但我觉得这种做法很不保险最后就主动放弃了项目的投资。”
他直言,早期投资虽然竞争激烈,有些机构也确实风格激进,甚至都不要企业承诺就答应投资,靠此来赢得项目,但他们并不打算跟风。“早期投资就是一个博概率的事情,没必要放弃一些原则性的问题铤而走险。”
地方也在不断完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近些年,大部分省份陆续出台了相关规定,且更加细致完善。
国航目前运营着多条中阿航线,公司透露今年还将开通北京-阿布扎比航线。
平安私募证券基金获批成立,首期规模300亿
辛国斌表示,加快机动车生产准入管理条例立法,完善企业退出机制。推进汽车生产准入管理改革,修订准入审查技术要求。研究推动汽车生产企业集团化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助贷圈”又开始新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