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对油耗压力,车企纷纷尝试不同的技术路径,其中也包括在欧洲市场大行其道的柴油机技术。去年,包括宝马、奔驰等多家企业不约而同推出了柴油机相关车型,国内企业中,包括双龙、江铃、长城等车企也都在发展柴油车产品。
然而,在中国市场,柴油车市场发展缓慢。近日,明华有道咨询公司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柴油乘用车销量为5.6万辆,在整体狭义乘用车市场中占比为0.4%,相较前一年下降了0.2个百分点。
一位从事柴油发动机技术工作的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说,柴油引擎相较汽油引擎,扭矩更大,输出动力更强,并且油耗更低,但目前在国内乘用车市场并不多见。他分析称,虽然柴油车具有较好的燃油经济性,但在污染物排放上却更严重,而我国目前尚无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相关研究数据显示,保有量仅占机动车总量5%的重型机动车(主要为柴油车)的氮氧化物排放占据整体排放的70%以上。
柴油乘用车在中国的市场占比微乎其微,但在欧洲市场的普及率超过50%,在法国、比利时等国,这一占比甚至在70%以上。此前有业内人士乐观判断,到2016年,中国柴油乘用车的市场份额或将增加到12%~15%。
事实上,即便在柴油车大本营欧洲市场,也开始为环保和油耗之间的矛盾“犯愁”。据法国《欧洲时报》报道,目前在法国,已有环保人士呼吁叫停柴油车产品的发展,但由于欧洲市场柴油车产品保有量巨大,因此推动这一变革并不容易。
为了减少污染物排放,国内车企也一直在摸索多种技术路线以实现排放标准升级。比如,国Ⅲ升级至国Ⅳ时,在采用更高压力的电控燃油喷射的同时,再辅以选择性催化还原(主要以尿素为还原剂)等排气后处理技术。
“但目前中国市场的难题是,油品难以实现同步升级。”全国乘用车市场副秘书长杨再舜向记者介绍,在国家全面推广国Ⅳ排放标准的背景下,国内大多数地区仍使用国Ⅲ标准或以下的普通柴油,硫含量高于350ppm,远超国Ⅳ柴油不大于50ppm的硫含量标准。
“油品与发动机标准不匹配,不仅达不到预期排放效果,还会损害产品本身,增加维修费用,削弱了柴油车本身的成本优势。”上述技术人士称。
但油品升级并非易事,众所周知,由于这一因素制约,柴油车国Ⅳ标准的全面实施被多次推迟。
有观点指出,目前降低油耗除了采用柴油机技术外,也包括混合动力、电动车等发展路线,在环保压力不断加大以及多种技术路线并行的背景下,柴油乘用车未来或将难成气候。
编辑推荐:
1至4月份,传统燃料汽车出口129.5万辆,同比下降7.9%;新能源汽车出口64.2万辆,同比增长52.6%。
推动自动驾驶设计运行条件、自动泊车、自动驾驶仿真测试等标准批准发布及实施,加快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研制,构建自动驾驶系统安全基线。
今年车展与第六届上海“五五购物节”相遇,将继续组织上海汽车消费嘉年华的活动,将有一批品牌经销商、品牌企业组织开展各项促消费等活动。
据公告,2024年,公司注塑模具产品的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6.27%。
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法利最近在纽约的投资者会议上警告称,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将对美国汽车业造成我们从未见过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