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IMF复核将启 人民币国际储备货币地位有望确立

一财网 2014-12-11 12:33:00

责编:群硕系统

今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快得令人目不暇接,人民币正逐渐被全球许多央行接受,甚至被许多人视为一种事实上的储备货币。

今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快得令人目不暇接,人民币正逐渐被全球许多央行接受,甚至被许多人视为一种事实上的储备货币。当前,颇具国际影响力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或将为人民币再添一把火,人民币跻身美元和欧元行列的梦想或已不再遥不可及。(更多独家财经新闻,请加微信号cbn-yicai)

据悉,IMF将于2015年年末对特别提款权(SDR)一篮子货币的构成进行每五年一次的复核。一旦IMF把人民币纳入货币篮子,IMF所有成员国的央行将通过持有SDR,自动获得人民币敞口,这将促使其他央行进入人民币市场,推动已经入市的央行增加人民币配置。同时,这意味着IMF对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崛起的认可,也可助力中国削弱美元在全球贸易、金融体系中的统治地位。

鉴于IMF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角色,明年的审核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据彭博社(Bloomberg)报道,人民币要想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中国必须经过两方考验——达到IMF的基准经济指标,并获得其他187个成员国的多数支持。

具体而言,人民币被纳入SDR究竟意味着什么?

“人民币如果进入SDR篮子是一种认可,也将使SDR将更具包容性。当前,SDR篮子中的货币是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四种货币所属的经济体均为发达经济体。这个篮子的构成不能反映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和金融格局中作用日渐增强的现实。”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乔依德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根据IMF的现行规定,SDR篮子的货币只需符合以下两个标准:一是货币发行国(或货币联盟)在过去五年内货物和服务出口额位居前列;二是IMF认定该货币为自由使用货币。

显然,中国已满足第一个标准,即在过去五年内货物及服务出口额位居前列;关于第二个标准,关键在于如何定义“自由使用货币”。

乔依德认为,“自由使用”与“完全自由兑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IMF曾指出:所谓自由使用,是“强调货币在国际范围内的实际使用情况和交易情况,而不是指该货币的汇率必须自由浮动或必须为完全可兑换货币”。如此看来,尽管人民币当前尚未实现在资本项下可兑换,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被纳入SDR的可能性完全为零。

分析人士称,从历史实践看,日元在1981年作为自由使用货币入选SDR篮子时,也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全自由兑换。所以,完全自由兑换并不是人民币加入SDR的必不可少条件,也不应成为人民币进入SDR货币篮子的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外汇储备多元化的发展在不断推进。IMF此前公布《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报告显示,外汇储备多元化抬头,加元和澳元占比较前季上升。在已分配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为60.9%,与去年第四季相比变化不大。

分析人士认为,全球外汇储备向多元化的发展近年一直都在继续,而尽管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各界对美元霸权地位的反思,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引得各方关注,且此前法国巴黎银行遭美国监管机构天价罚款之后,其他货币经济体有意为“去美元化”造势,但就美国在全球经济的主导地位而言,短期内仍难以撼动美元地位。

“我认为美元的主导地位在短期内难被撼动,逐渐取而代之的或将是储备货币多元化。国际金融体系有滞后性。美国的GDP在1872年便超过了英国,但此后英镑仍是主要储备货币,直至1944年之前美元才成为主导货币。因此,就算中国GDP超过美国,美元仍将在很长时间内维持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毕竟,在支撑美元优势地位的各种因素中,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不容忽视,包括全球外交、政治、经济等,美国在这几方面都极为强势。不过,美元今后不可能独霸,中国在2025年左右很可能成为全球储备货币之一。”乔依德表示。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