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巴黎遭袭或助长欧洲极右势力

第一财经日报 2015-01-09 05:57:00

责编:群硕系统

有海外媒体称,此次袭击将加剧欧洲社会反移民情绪的增长,助长如法国国民阵线这样的极右势力急速膨胀。

当地时间7日,法国巴黎《沙尔利周刊》(Charlie Hebdo)杂志社遭遇武装袭击,目前已造成包括周刊主编、漫画家、记者等在内的至少12人死亡,多人受伤。

有海外媒体称,此次袭击将加剧欧洲社会反移民情绪的增长,助长如法国国民阵线这样的极右势力急速膨胀。

“这是欧洲社会的一个危险时刻。”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激进主义研究国际中心主任诺伊曼(Peter Neumann)说,“随着极端组织支持者的增加,白人工人阶级公民权利被剥夺以及与精英阶层脱节的感受越来越深,局势濒临危急关头。”

法国警方布置警力,连夜搜索在逃的巴黎恐怖袭击案的犯罪嫌疑人 (东方IC图)

深层社会危机

法国总统奥朗德将该事件定性为“恐怖袭击”。美国《纽约时报》引述法国研究激进主义学者罗伊(Olivier Roy)的话称,此次袭击是自阿尔及利亚战争以来,法国本土发生的最致命的恐怖袭击。“这是数量上、性质上的转折点。”他说,“这是一次影响极大的袭击,袭击者这么做是为了震慑公众,从这个意义上看,他们成功了。”

巴黎受创,尤其是心理上的恐慌让人们担心另一场袭击的到来。“我们越来越没有安全感。”34岁的肯塔特(Didier Cantat)站在袭击现场的警戒线外说,“有了这一次,就可能有第二次,可能更加可怕。”

肯塔特称,袭击可能引发更强烈的反移民情绪。他说:“当你看到激进组织的成员时,没有看到和平,我看到的是仇恨。所以人们无法判断。”

此次遭遇袭击的《沙尔利周刊》创建于1970年,以刊登通俗的讽刺性漫画著称,先前多次因刊登政治和宗教人物漫画引发争议。《沙尔利周刊》还曾在封面刊登内容涉及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招致宗教人士不满,也令该杂志社成为“咄咄逼人”的法国世俗主义的符号。法国拥有欧洲最多的穆斯林人口。

与此前相比,7日,《沙尔利周刊》遭遇了更惨重的回击。“政治上,法国左翼官员一直否认法国和阿拉伯世界的冲突。”从事殖民地后期研究的法国教授赫西(Andrew Hussey)说,“但一般来说法国人能感受到。”赫西曾著有《法国人起义》一书,书中详述了法国和穆斯林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殖民主义政策和阿尔及利亚战争的深远影响。

反移民情绪反弹

袭击可能导致的情绪反弹也令一些身在法国的穆斯林担心。

27岁的埃尔特雷斯(Samir Elatrassi)称:“当人们看到这种恐怖分子,容易将他们和其他穆斯林混为一谈。而且这种恐惧感也会与日俱增。极右势力将从中获利。”

近年来,西欧很多国家的右翼政党高举反对移民的大旗,将之视为国家价值的威胁。在瑞典,近来发生了三起针对清真寺的袭击事件,尽管主流政党一起孤立反移民、反伊斯兰教的瑞典民主党,但该政党在最近的民意调查中仍获得约15%的支持率。

在德国,反移民和伊斯兰教影响的大型集会在东部城市德累斯顿举行,集会人群自称是“反西方伊斯兰化的爱国欧洲人”(PEGIDA)。目前,这样的集会主要集中在东德地区。德国内政部部长迈齐埃(Thomas de Mazière)说:“形势很严峻。有理由担心和防范,但没有理由恐慌。”

在同样拥有大量穆斯林人口的英国,英国独立党呼吁英国从欧盟退出,并对移民进行严控,并强调这将对英国人价值和身份存在潜在威胁。同时,英国主流政党也都竞相承诺对移民进行更严格的控制。

“大部分欧洲公众都存在某些潜在情绪,现在这些力量越来越多地伸向社会中心。”诺伊曼说,“如果我们看到更多的类似事件,我想我们将在未来的几年中看到欧洲社会的进一步两极化。” 他说,在反弹中受伤最深的是欧洲的穆斯林人口,那些努力在欧洲生活的普通穆斯林。

极右势力受益

在当前的欧洲,天生世俗化的法国显然局势最为紧张。法国有大约600万穆斯林,对阿尔及利亚、叙利亚、北非有痛苦的殖民历史并推行大胆的军事外交政策。然而,法国政府在管理和经济上的疲软,在一些严重的结构、社会和经济改革上的无力,更加剧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失败和无力的情绪在法国蔓延。在《沙尔利周刊》杂志社遭遇袭击的当天恰好是一部有争议的小说《投降》(Submission)的出版日,该小说描述了伊斯兰教在法国的胜利。曾有报道称该作品的出版商弗拉马里翁集团担心自己和作者将成为下一个袭击目标。

同时,国民阵线及其领导人勒庞(Marine Le Pen)的出现加剧了法国社会的紧张气氛。目前在民调中,国民阵线的支持率高于法国最大的左翼政党社会党,两党在伊斯兰教对法国人价值和国家的威胁等问题上争议巨大。

“某种程度上,这次袭击对国民阵线来说有双重好处。”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主任格兰德(Camille Grand)说,“勒庞到处说,法国不应该支持在伊拉克打击活动,而应该捍卫家园,不要走出国门制造威胁。因此,他们能理所当然地利用它。”

有法国高级官员称,武装袭击给法国社会的安全造成影响。“我们知道这会发生。”他说,“但我们不知道它会多高效。”

去年底圣诞节前后,法国三座城市先后遭到袭击。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和澳大利亚悉尼也发生了严重袭击事件。去年9月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的发言人曾呼吁支持者在那些打击该组织的国家内部发动袭击,因此,有怀疑称此次袭击也可能是对该呼吁的响应。

格兰德称,至少有2000名法国年轻人前往伊拉克和叙利亚,参与“伊斯兰国”的行动。“所以,如何管理这些人很关键。”他说,“要发现或者预防这种袭击非常困难,国家也不能过度反应,而这正是激进分子想要的。”

 

相关报道

法多地发生遭袭事件 或与漫画周刊遇袭无关

在法国巴黎《沙尔利周刊》总部7日遭恐怖袭击后,从7日晚到8日凌晨,法国不同地方发生伊斯兰宗教场所或其附近地区遭袭事件,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