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投行建议“超配”股票 听听也就算了

一财网 2015-01-18 22:07:00

责编:群硕系统

引用市场一句老话,“只有当大潮退去时,谁在裸泳、谁在潜伏就一目了然了”。

岁末年初,各大投行陆续发布了2015年的投资策略,对比几大外资银行对于今年市场走势和全球资产配置的判断,竟然出奇的一致,大多包括看多美元资产,增持股票减持债券,看空大宗商品等。(更多独家财经新闻,请加微信号cbn-yicai)

高盛(Goldman Sachs)自去年6月份以来一直看好中国股市,在2015年的策略中依然维持中国股市“超配”的评级,并预计A股有望获得14%的回报。瑞银(UBS)全球资产配置主管斯特凡·迪欧(Stephane Deo)也直呼:“瑞银的投资策略其实并不复杂,就是超配股票,低配固定收益类产品。”

虽然各大投行在真正操作时是否如其所说的这般“简单明了”尚不得而知,但是顶级投行们“唱空做多”、“唱多做空”最后赚得盆满钵满的例子并不在少数。因此投资者在参考投行的投资策略时,适时来点“逆向思维”有益而无害。

2015年“超配”股票

在高盛、摩根大通、瑞银等投行2015年投资策略报告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即为“超配”股票。

2015年,高盛继续看好中国股市,预计恒生国企指数明年年底将涨至12300点,回报率可达到14%,主要推动因素是约10%的盈利增长以及改革所带来的温和的估值提升。

高盛在报告中指出,2014年11月21日中国央行降息的决定有助于提升短期市场情绪,不过需要警惕今年1季度经济放缓的风险。高盛分析师认为,虽然中国股市2015年有望带来全面的强劲回报,但因春节前反腐等因素可能导致1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速从2014年4季度的8.0%降至6.1%,而且,纵观中国股市,历年来1季度表现都不理想。

对于2015年的投资策略,高盛建议投资者围绕改革和政策受益者的概念来构建核心投资组合。

1月15日,高盛集团投资管理部中国副主席兼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继铭表示:“伴随着从‘中国制造’到‘为中国制造’以及中国经济结构转型,高盛看好服务消费、医疗保健、互联网电信、金融服务、旅游休闲、以及文化娱乐等板块。”此外,比起港股,高盛更看好A股。

瑞银财富管理北亚太区首席投资总监浦永灏则表示,对于中国A股市场,他认为要绑紧“安全带”,后面的波动性非常大,春节前行情仍会总体向上,但调整的压力较大。

摩根大通自2009年6月以来一直建议超配股票,在2015年也不例外。该行指出,通常股市所面临的风险来自于3个方面:衰退、通缩或不确定性急剧上升。摩根大通认为这三个因素在2015年出现的可能性不大,因此股市阻力最小的方向是上涨。

此外,今年美元料将维持强势上涨,使人民币继续承压,市场普遍预计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仍会延续温和贬值的趋势。瑞银(UBS)全球资产配置主管斯特凡·迪欧(Stephane Deo)建议中国高净值人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提高海外投资的资产比重,如增持美股可以起到分散投资风险与优化资产配置投资收益的效果。

“金融市场有个不成文的投资惯例—只要你一直追逐强势货币,就有较高的投资收益胜算。”斯特凡说道。

“唱多做空”魅影不散

虽然各大同行对于2015年中国股市几乎一片“唱多”,但鉴于几大投行对于“唱多做空”此类伎俩屡试不爽,投资者在参考“权威”策略时也应该擦亮眼睛。

2014年11月21日,高盛全球宏观团队周五发布了2015年8大交易策略建议。其中第七条建议为做空伦敦市场期铜,同时做多该市场期镍。

高盛的推荐理由为,与2015年12月交割的期镍价格相比,同期交割的伦铜表现不佳,以名义金额估算可能期镍价格高出20%。

“铜进入了20年一遇的供应周期,因此供应增长超过了趋势水平。镍供应仍受印度尼西亚政府出口禁令的限制。这应会导致明年铜的库存量明显增加,镍的明显减少。”高盛在报告中指出。

然而,同样是做空铜的建议,不禁让人想到了2014年开年时的情景。

在2013年底,高盛公布的2014年一系列顶级交易策略中,包括“做多中国股市,做空铜”,具体交易为做多恒生中国企业指数HSCEI,做空2014年12月14日伦敦期铜。

对于这一策略,知名财经资讯博客网站ZeroHedge在当时就表示“考虑到高盛的一贯风格,其实际操作肯定是‘做空中国股市,做多期铜’”。

事实证明,以2013年12月2日高盛推出该策略为起始交易日,如果按照高盛的建议,做多恒生中国企业指数HSCEI,做空2014年12月14日LME期铜,它们对应的点位分别为11542.1和7064.5。截至2014年1月7日,该交易实现亏损13.5%。这也就意味着,那些听取高盛意见的客户,亏损了13.5%,而高盛如果自己进行相反操作,实现了13.5%盈利。

其实早在2011年时,高盛等几大投行就曾联手做空中国股市。2011年11月1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次中国发布了 “金融部门评估计划”(FSAP)报告,报告指出了中国金融部门近期面临几大风险,包括信贷快速扩张导致贷款质量恶化;影子银行和表外活动导致银行脱媒(金融非中介化)现象加剧;房价下跌以及全球经济形势不明朗。

11月16日,在银行股的带头下,A股出现下跌。建设银行跌1.86%,工行跌0.93%,值得注意的是,10天前(11月6日),也就是高盛减持消息曝光的当日,工行股价暴跌2.75%,中行、农行也有近2%的跌幅。当日上证综指暴跌62点,最多时跌去72点,跌幅达到2.48%,A股来之不易的反弹几乎就此夭折。

分析人士认为:“国际投行联手做空A股在历史上并不罕见,甚至可以说是连续发生。外资做空A股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真的看空,也可能是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布局做空谋利,当然也不排除为了在更低位置把股票买回去。”

2012年11月初,高盛一改此前唱空中国股市的观点,在一份客户报告中建议做多中国股票。

然而几天后,11月10日高盛计划在场外减持工行H股的文件意外曝光。据悉,高盛拟以最低4.88港元的价格出售24亿工行H股,套现120港元。11月14日香港联交所文件显示,高盛最终出售17.52亿股工行H股,套现85.49亿港元。据统计,高盛已累计减持工行股票三次,套现超过52亿美元,加上尚未出售的股权价值,高盛在工行投资上回报超300%。

最后,引用市场一句老话,“只有当大潮退去时,谁在裸泳、谁在潜伏就一目了然了”。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