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了高送转、公司第二大股东减持等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操作后,海润光伏(600401.SH)近期又抛出了一个巨亏8亿元的预告。这让人有些大跌眼镜。背后到底是公司的暗箱操作,还是确实回报股民,还尚难得出结论。
亏损巨大
据海润光伏的公告显示,该公司预计2014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亿元人民币,而上年同期的亏损额为-2.02亿元,亏损额加大了3倍之多。海润光伏解释称,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亏损,有两点原因:一是受资金影响,该公司的项目启动较晚,同期开工建设的项目推进力度受到了限制;另外,受国家能源局2014年下半年出台相关政策的制约,延迟了项目的出售进度,极大的减少了当期项目的可实现利润。
针对上述解释,一位行业分析师告诉第一财经客户端记者,第一个理由可能是成立的,因为国家从“审批制”改为“备案制”之后,不少光伏项目的实际启动时间是在今年9、10月份,短短2个月建成并网的可能性很小,因此推进速度显得比较缓慢。但是,此前海润光伏应该有一些储备项目,不能完全指望国家给你的大量批文,毕竟人们也知道,即便是建成并网后,电站的转让也未必能在当年出现结转。
而第二个理由,海润光伏称“受相关政策制约”,延迟出售进度。其所指的“相关政策”,是否与国家打击“路条”有关,还很难说。因为从去年下半年来看,多数政策都是正面积极的,唯一有负面作用的就是“路条”转让收紧,而海润手上的路条数量,暂时并没有详细统计。假设其手上路条众多,转让出现一些问题也不排除存在可能性。
不管怎么说,8亿亏损让很多人都有些不可思议。就在去年前三季度,海润光伏的业绩虽还没有扭亏,但同比也有所好转。当时就有分析报告指出,2014年前三季度,该公司的营收为48.43亿元,同比增长32%,而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是4198万元,同比去年2.21亿元的亏损已大幅减亏。而第三季度单季,这家公司的实际营收也为15.18亿元,同比减少了5.58%,净亏损为4730万元。但到了全年业绩预告时,你突然发现,这家公司在第四季度居然亏了7亿以上。
其他公司赶进度 海润亏损却在加剧
值得寻味的是,事实上,每年第四季度,是国内电站、并网和结算的高峰期,很多企业都在第四季度反超前三个季度。在这种状况下,中国的并网量也由此,从去年前三个季度的3.79G瓦,猛增到了全年的10.52G瓦,完全是靠着第四季度的业绩拉升而越过了10G瓦这一大关,唯独海润光伏反其道而行之。
海润的电站布局情况到底如何?根据红塔证券的梳理,2013年该公司开发的电站为150兆瓦的EPC、174.2兆瓦的并网电站,带来了8.8亿元的收入,比其他上市公司如东方日升、向日葵等都要高。而在2014年,除了其自己开发、全资持有的96兆瓦项目并预计带来1.2亿元收入之外,该公司与顺风清洁能源(01165.HK)合作的项目有499兆瓦,今年确认收入的是369兆瓦;此外,其本身的项目开发规模也在430兆瓦左右,分布于云南、山东、河北等地。
“海润的收益不完全来自于电站,还有EPC和其他的,所以海润的上述两点解释,也存在一些疑惑。”前述分析师指出。
而此前,海润光伏的一系列动作也让人看不懂。1月23日,海润光伏发布公告称,公司前三大股东杨怀进、九润管业、紫金电子提议,公司2014年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为: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20股。消息传出后,当天股价涨停,而此前多个交易日其也一路猛涨。
但与此同时,该公司的大股东也在接连减持。据公开消息,海润光伏的股东杨怀进自2015年1月22日起未来12个月内减持股票数量不超过3453万股;股东九润管业自2015年1月22日起未来十二个月内将通过协议转让、大宗交易、二级市场交易等方式或全部减持;股东紫金电子自2015年1月22日起未来12个月内将通过协议转让、大宗交易、二级市场交易等方式或全部减持。随着这些消息的释放,1月23日涨停后,海润光伏连续下挫。
对于今年7~9月份的第二财季,日产预期销量和利润并不会比一季度有所好转。
光伏中报预告业绩分化,有的光伏企业二季度亏损环比扩大,有的凭借海外市场与新技术产品实现大幅减亏甚至扭亏。
此次重组失败使光智科技面临经营与现金流的双重压力。
但繁荣背后暗藏隐忧。
公告称,如万科未能根据本补充协议约定,完成股票质押合同签署及办理质押登记,深铁集团有权要求万科立即偿还原借款合同项下的借款本息,或提供深铁集团认可的其他合格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