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13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逝世,享年87岁。这位作家出生于但泽市,以但泽三部曲《铁皮鼓》、《猫与老鼠》、《狗年月》等闻名世界。其中《铁皮鼓》,在格拉斯199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时,被瑞士文学院称为“二战之后世界文学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格拉斯(1927年10月16日—2015年4月13日)
格拉斯最近一次在舆论界引起轩然大波,是2013年签署全球作家公开信,就斯诺登事件要求各政府减少对公民的监控。再往前,2006年出版的《剥洋葱》,则引发了德国乃至欧洲近年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事件——很可能没有之一。这些行动表明了他一贯的作风,“他一直是非常积极介入政治的,而他的文笔也一样鲜明。”译林出版社编辑、格拉斯自传《剥洋葱》与《盒式相机》的责任编辑陆志宙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说道。格拉斯始终活跃在战后德国的政治舞台上,坚决反对北约在德国土地上部署核武器。两德统一后,他更致力于反对逐渐滋生的仇外主义和新纳粹黑暗势力。作家的政治态度实际也贯穿了他的写作。无论是小说暗含的政治讽刺,或自传中深刻的自我揭示,都与他的政治立场紧密相连。比如,在《铁皮鼓》中,小说的政治倾向隐藏在许多荒诞的故事之中,由主人公奥斯卡·马策拉特叙述。
以《剥洋葱》为首的三部自传性作品(《剥洋葱》、《盒式相机》、《格林的词语》),都运用了虚构文学手法,向世人展现他藏在“一页又一页纸之间”和“一本又一本书之间”(均为格拉斯语)的生活经历。其中《剥洋葱》记录了他从年轻时期到1959年出版代表作《铁皮鼓》之前的经历。在陆志宙看来,写《剥洋葱》时,格拉斯虽已是耄耋之年,但依旧笔力雄健。在书中,他自揭其隐瞒了六十年的秘密,受访时也承认自己曾在1944年末期被征召入纳粹武装亲卫队,从而引发震惊世界文坛的“格拉斯党卫军事件”。一时间,《剥洋葱》成为世界各大媒体关注的新闻,年届八旬的格拉斯首次公开承认这一人生污点后,受到文学界、政界、评论界等各方的猛烈批评。“我累了,只有回忆能让我保持清醒。回忆就像洋葱,每剥掉一层都会露出一些早已忘却的事情层层剥落间,泪湿衣襟。”格拉斯在他的人生八十自白中这样说道。而这,正是他在晚年自我剖析、自我揭露的原因。
在对自己“耻”与“愧”的自白之外,陆志宙更在这部自传中看到了格拉斯的“诗”与“真”:即“作家的真实经历与创作之间的关联,也是他创作观的表述。”她告诉第一财经。她认为,“洋葱”和“琥珀”是书中两个关键意象,分别指涉“回忆”与“记忆”。“琥珀是历史真实的完全凝固,剥洋葱却会让人迷糊双眼,看不清过去。我们常常说写作是依靠回忆的,但回忆也往往是主观的。”
如果说第一部自传书写的是格拉斯作为一个政治人、社会人的一生的话,《盒式相机》讲述的则是格拉斯作为一个情人、丈夫和父亲在1959年之后的面貌。陆志宙告诉记者:格拉斯的一生有过几段婚姻,《盒式相机》通过他的多位子女的回忆,拼凑起这位父亲的人生点滴。“《盒式相机》更为个人化,展示了他30年生活中的个人经历。并且,就如同书名所预示的,作家在写作中总保持这一种现场感。”
至于他的第三本自传、出版于2010年的《格林的词语》,至今还没有中文版面世。这部自传可以视为格拉斯向格林兄弟和德语爱的表白,也是他人生最后一部长篇作品。
【主要作品】
1959年:《铁皮鼓》
1961年:《猫与老鼠》
1963年:《狗年月》《特·格拉斯诗选》
1977年:《比目鱼》
1999年:《我的世纪》
2002年:《蟹行》
2006年:《剥洋葱》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著名文学家大江健三郎,3月3日因衰老去世,终年88岁。
这将是自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以来,线下出席论坛的海外顶尖奖项得主人数最多的一届盛会。
将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经济学家本·伯南克、道格拉斯·戴蒙德和菲利普·迪布维格,以表彰他们在银行与金融危机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
“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技术现在正在全球范围内用于探索细胞和生物反应过程的追踪。通过使用生物正交反应,研究人员改进了癌症药物的靶向性,目前正在临床试验中进行测试。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阿兰·阿斯佩、约翰·弗朗西斯·克劳泽和安东·塞林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