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肖钢摸底A股4000点“高不高”,申万:不高

第一财经APP 2015-04-16 17:43:00

责编:吉萧彤

申万核心思想有两点:1、蓝筹不贵;2、创业板贵有贵的道理。传闻称领导是认同的,唯一的希望是:能不能慢点搞,搞出个慢牛来。

证监会主席肖钢今日在上海出席了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上市仪式并发表讲话。仪式之后,肖钢就在上海展开了调研。

第一财经客户端从知情人士处独家获悉,肖钢在出席完仪式之后,就同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桂敏杰等一起赴申万宏源进行调研,并召开了闭门会。

申万宏源向证监会主席肖钢等汇报时表示,A股总体估值水平距离2007年和2009年仍有差距,其中沪深300估值处于相对低位,而创业板估值已处于历史高位,但高成长预期一定程度上支撑高估值。

据申万宏源分析,牛市大逻辑来自于“互联网+”、“一带一路”、“混改”这一黄金三角,与海外横向比较,中国的证券化率水平仍有提升的空间,而混改之后国有资产价值重估;再加上在资产配置上,大型保险公司仍然低配股票资产,而且居民资产仍然源源不断涌入。

2007年的最大规模基金为400亿,目前仅140亿,申万宏源预判将再次出现1000亿基金。同时,上证综指在极端情况下会超过4500点,4月短期回调概率较大,可能出现低点,下半年机会大于上半年,高点出现在三季度。

有机构人士传称,肖钢在调研结束时表示,这次牛市超过上次,但希望更慢更长。这一消息第一财经客户端未能得到直接证实。

前述知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客户端,肖钢在调研中表示关心三个问题。第一,衔接期能否平稳过渡;第二,证监会在这种市场中该怎么做;第三,高杠杆下是否会出现踩踏事件。

肖钢主席在上证50和中证500期指上市仪式上表示,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股市呈现持续上涨的走势,许多新投资者纷纷开户进场,新入市投资者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对股市涨跌缺乏经验和感受,对股市投资风险缺少足够的认识和警惕。为此,我们提醒广大投资者,特别是新入市的投资者,参与股票投资要保持理性、冷静,决不可受“宁可买错、不可错过”等观点误导。要充分估计股市投资风险,谨慎投资、量力而行,不跟风、不盲从。

附:申万研报《什么驱动了资金》(部分)

如何理解市场的快速上涨?——市场预期的改变

是因为经济酝酿一个新周期

互联网+:引领新经济、鼓励创业创新、改变商业模式、改变产业组织

一带一路:改变传统产业衰败预期、托底传统产业、新型基建投资

混改:国有资产价值重估、推动产业重构

是金融深化的结果

储蓄变投资:余额宝——80和90后投资启蒙、理财产品介入、财富效应

放松管制:双融业务、私募注册制、券商资管放开、新三板与地方股权、收购兼并放开

利率市场化:风险收益回归、信用风险释放、风险溢价水平下降、理财市场增速放缓

是政府、企业、居民和全社会的共识

国家战略:国九条、转型坚定了、政治稳定了、社会有信心了。

企业内在动力:公司治理改善、市值管理需求、定向增发和收购兼并可行、敢于投资新经济

居民资产配置:地产投资意愿下降、理财市场增速放缓、新一代婴儿潮

保增长是当前首要任务,托底二季度

政府工作报告: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政策要更有力度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紧落实保增长措施

更多采取稳汇、降息(降准)、增支、减税的组合

增量资金——跑步入市

房地产大周期拐点渐近,居民大类资产配置的调整尚未结束,个人投资者对于加杠杆投资A股的热情有望持续

银行配资、伞形信托方兴未艾,混业经营预期下,2015银行配资可能带来1万亿资金增量!

中国版“401K”:养老金入市进行时,养老金入市将带来4000~8000亿的权益投资增量

资本项目对外开放加速,深港通、A股纳入MSCI渐行渐近

深港通有望在10月落地,A股纳入MSCI也只是时间问题

4000点高还是不高?

证券化率

海外横向比较:中国的证券化率水平仍有提升的空间

混改:国有资产价值重估

估值水平

沪深300:估值处于相对低位,但终究不代表未来

创业板:估值确实偏高,但高成长预期一定程度上支撑高估值

A股总体:估值水平距离2007年和2009年仍有差距

全社会预期未被证伪

转型:经济转型和稳增长的权衡

改革: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

政治:政治稳定是基础

创业板业绩高增长预期会否被证伪?

成长与转型相关的行业2015和2016年的预期增长率较高,对当前的高估值水平形成一定支撑,指数样本股调整支撑长周期!

未来如何展望?

期待新周期的如期展开

互联网+推进:中国制造2025、新兴产业

一带一路的落实:海外工程、全球金融治理、出口

国资改革进程:混改的进程

期待金融市场功能更加完善

股票市场,放开供给端的管制、再融资,特别是配股、注册制、地方股权市场

资本市场的各种衍生工具,股票期权、期货合约、交易活跃

金融机构加快发展,体制问题、长期激励约束问题、放开管制

期待社会共识持续超预期

转型,经济转型坚定与否,会不会让位稳增长?

改革,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会不会倒退?

政治,稳定

未来值得关注的问题:留一份清醒

问题的起点也是问题的终点

传统经济下探与市场上涨的喇叭口扩大到极限,平稳渡过“衔接期”?

政府对资本市场的认识改变

新的市场的吸引力替代(港股、美股、新加坡、衍生品市场……?)

其他市场发展受限(平衡股票和其他重要金融市场的关系,市政债发行受阻)

国有股大规模减持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