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消费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丁家宜“神秘买家”现身:1亿从科蒂买回拟转手卖5亿

一财网 2015-08-18 14:33:00

责编:胡军华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8月18日独家获悉,庄文阳沉默的真正原因并非传闻中与科蒂的保密协议,而是丁家宜品牌确实被第三方投资公司从科蒂手中邀约回购,但暂时并未到庄文阳手中。

4年前,作为本土护肤品牌丁家宜创始人的庄文阳以24亿元将品牌出售给国际日化巨头科蒂公司。近日,有消息称庄文阳通过第三方以1亿元的价格将丁家宜品牌重新握到手中,不过被誉为“财务运作高手”的庄文阳对此一直三缄其口。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8月18日独家获悉,庄文阳沉默的原因并非传闻中与科蒂的保密协议,而是丁家宜品牌确实被第三方投资公司从科蒂手中要约回购,但暂时并未回到庄文阳手中。虽然丁家宜现在已组建团队、推出新品,渠道推广洽谈也正在进行,但目前庄文阳获得的或许仅仅是授权经营的资格,而关于丁家宜的另一场收购谈判也正在紧张进行。

其间有怎样一波三折的故事,又到底是怎么演绎的?

陈琳仁:我是如何购

本报记者获悉,传闻的神秘“第三方”就是深圳中银创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银创投”)。

此前,很多人猜测庄文阳是“高抛低吸”剧的幕后人和“财务运作高手”,在以24亿卖出品牌后,又通过一个貌似第三方的”影子公司”将丁家宜从科蒂手中收归。

不过,中银创投董事长陈琳仁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独家专访时表示,“从科蒂手中收购丁家宜前并未与庄文阳有接触,而收购丁家宜品牌的初衷就是想让民族品牌回家,并准备以自己的相关企业运作全国市场。”

“中银创投”是浙商台州陈氏家族和市场资本共同组建的公司,在农业、林业、生物、医药、香料、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等领域都有产业整合投资,云南东方不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就是“中银创投”投资项目之一,该公司目前在云南及东南亚周边邻国拥有百万亩原生态中草药植物天然原料种植基地。

陈琳仁告诉记者,由于“中银创投”关注的领域是从事天然活性物质的研究、提取、应用的国际生物高科技研发,包括植物活性有效单体成分,动物活性有效单体成分,香精香料有效活性芳香成分等,并在云南生态种植了上万亩世界名贵稀缺香料,是一些跨国企业的香精香料供应商之一,陈琳仁因而有渠道接触到科蒂这样的国际香水巨头。

而对于科蒂来说,中国本土品牌丁家宜在被其巨资收购后,由于企业文化差异等导致的整合不顺利,丁家宜一直在拖其业绩的后腿。

截至2014年3月31日的财报显示,由于丁家宜业绩拖累造成的账面减值,科蒂2013年三季度亏损2.533亿美元,丁家宜所处的皮肤和身体护理部门2013年三季度减损共3.169亿美元。2014年6月,科蒂不得不宣布将放弃这一“养子”,停售丁家宜系列护肤产品。

尽管如此,要说服科蒂卖掉这个已经宣布停止运营的中国品牌并不容易,毕竟这么多钱收回来的品牌,运营不善,再以不到零头的价格卖回中国企业,实在无法向投资者交代。

“民族的品牌只有在民族的地方才能生存,否则就是鱼儿离开了水,这就像葡萄酒只有在法国才能呈现不一般的酒魂浪漫”,陈琳仁说,他用类似的说法不断去说服科蒂,其坚持与努力逐渐得到科蒂管理层认可。

经过半年左右的沟通,直到去年年底,陈琳仁才真正与科蒂谈妥收购相关事宜,而到今年春节的时候才正式完成相关的购买手续。

陈琳仁透露,收购的相关资产包括丁家宜的商标和丁家宜苏州工业园区的工厂和南京的一处小厂房,其中包括一处有约50亩的土地和数万平方米的工厂。

至于回购交易相关费用,陈琳仁说,与网上传闻的差不多,上亿元人民币。

丁家宜花落谁家还有悬念?

谈及收购丁家宜的初衷,陈琳仁说,“最初是想自己运营丁家宜品牌,一是因为陈氏家族本身也是日化世家,陈氏家族的‘利标集团’10多年来在中国日化业也有一定知名度;二是,应用云南生态资源打造的“孔雀公主”品牌牙膏,目前已进入全国家乐福、欧尚、华润等大卖场,公司自身也有高科技研发、提取制造、销售渠道、品牌运营管理团队,所以此前也曾希望把云南资源天然原料植入到丁家宜产品中。”

不过,在购回丁家宜后,“中银创投”又发现了更具投资价值的“云药集团”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在今年3月开始接触云药集团,并在7月底与“云药集团”签署了投资10亿元合作中药高科技研发平台“云药研究院”和云药种植、提取、制造、销售渠道、运营团队建立等。据悉,“中银创投”在全国生物产业领域总投资超过30亿元。

由于云药项目更切合“中银创投”在“天然植物表面活性剂、天然药物成分、天然活性成分的绿色生态生物医药大健康投资方向”,陈琳仁表示,从投资精力方面思量,“中银创投”将放弃化学合成产品项目,所以考虑将日化品丁家宜出售。

“相对而言丁家宜品牌包括国内外日化品牌本身都是化学合成,需要投入大量科研经费,生态种植的原药材投资也大,在品牌基因融合上有很大的难度”,他表示,丁家宜再次的出售是开放性的,国内有近10家企业来谈过,“只要成交价格具有价值,也可以考虑物归原主。”

“考虑到交易费用和公司利润“,陈琳仁说,具有价值的成交价格指的是,“应该不低于5亿元“。陈琳仁未透露买主,但表示“虽然尚有一些小细节没有谈妥,但谈判已经基本接近尾声,近期很快就要向外公布”。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