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市场节节败退,但自主品牌却凭借综合性价比在SUV领域大获成功。数据显示,在购置税减免新政的影响下,今年10月自主SUV的销量超过35万辆,同比增长85%。来自盖世汽车的数据显示,10月SUV市场排行前三的产品均为自主品牌,为哈弗H6、宝骏560以及传祺GS4,自主品牌优势十分明显。
虽然如此,有观点认为,自主品牌要在与合资品牌的竞争中走得更远,则需要补齐在轿车市场的短板。与此同时,随着越来越严格的国家燃油消耗限值的限制,专注于SUV产品的自主品牌在油耗上也将遇到挑战。
自主称雄SUV市场
自主品牌SUV在业内称雄主要有几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方面,随着车市成熟度的提升,消费者升级换购潮逐渐到来,对多样化的产品需求进一步提升。在此背景下,SUV车顺势进入市场。与传统的轿车产品相比,SUV具有更大的空间和通过性,因此更能获得越来越年轻的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SUV市场产品的丰富使得其已经在无形中蚕食了部分轿车市场份额。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轿车市场份额同比下降6%,与此同时,从今年上半年车企推出的新车可见,至少有六成均为SUV车型。SUV市场车型的丰富程度和新车投放速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
另一方面,在2012年别克昂科拉以小型SUV的身份进入市场时,彼时合资品牌SUV产品主要集中在紧凑型以及以上级别,几乎不涉足20万元以下的市场,这给自主品牌如奇瑞、比亚迪、长城等留下了发展的时间窗口。在当时,上述自主品牌在10万元左右甚至以上的市场上具有绝对优势。虽然在昂科拉之后,包括福特翼博等随后都进入这一小型化市场,但自主品牌依靠多年的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比较优势。也正因如此,在与合资的竞技中,自主品牌能在这一细分市场取得优势。
油耗压力成主要考验
虽然现实情况较为乐观,但未来的市场前景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在轿车领域布局充分后,合资品牌未来的SUV新车策略进一步激进,参考合资在轿车领域给自主带来的积压,市场留给自主SUV的窗口期并不长。
从客观实际上看,越来越严格的企业油耗考核标准也给自主SUV的生产企业带来压力。按照国家规划,到2020年,车企的平均油耗指标需达到5L/KM,而现阶段,车企的平均油耗几乎都大于7L。因此,未来5年,自主品牌要考虑的是如何在兼顾SUV市场的同时,将企业平均油耗拉低。新能源汽车只是一个方面,因为按照此前业内的测算,仅仅依靠这一个方式,企业很难达到2020标准。
因此,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和车身轻量化技术的运用将成为未来自主品牌的一大出路。以上汽为例,早在几年前,上汽就联合通用汽车,开发出了一系列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据记者了解,未来上汽乘用车的所有车型,都将采用最新一代的发动机,以实现油耗和排放双双降低20%、效率提升20%的目标。但这依然不够,因此,上汽还在进一步探索从设计到制造等多样化降低油耗的方式在车辆上的应用。
不只是上汽,几乎所有的车企都在试图通过各种方面来达成严苛的油耗标准。轻量化技术成为车企关注的焦点,因为从未来来看,无论是传统车型还是新能源车,车身轻量化对于油耗的降低都非常关键。但是,从目前来看,自主品牌无论是在核心的小排量涡轮增压技术上,还是在辅助的轻量化技术上,与外资相比也都还有一定差距。
4年多时间过去,Model Y仍是国内高端电动SUV的主要对手。
这是近年格力年轻管理团队发言最多的一次股东会,尽管董明珠仍然是核心人物。
小米YU7所在的价格地带竞争十分激烈。
代抢订单并非首次出现,此前在小米SU7上市前,也出现过类似现象。
在2025年中国累计整车出口总量的前10国家中,阿联酋和沙特分别以139054辆和91985辆位居第二和第六。其中阿联酋出口贡献巨大,以52421辆排在出口增量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