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制药业巨头辉瑞制药(PFE.US)23日宣布与爱尔兰肉毒杆菌制造商Allergan合并,交易规模为1600亿美元。交易完成后,辉瑞制药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制药公司;辉瑞股价盘前下跌2.11%,报31.5美元,Allergan股价盘前下跌2.54%,包304.51美元。
美国最大制药商辉瑞公司23日正式宣布,将收购另一制药巨头艾尔建,交易规模将达到1600亿美元。如果顺利成行,这将创下全球制药行业规模最大的并购交易,同时是全球企业并购史上规模第三大的交易。
行业分析师表示,辉瑞与艾尔建的强强联合将打造全球最大的制药企业,既能提振辉瑞的销售增长,也能帮助艾尔建拓展国际业务。全球制药业持续的并购热潮,将推动药企朝着更专更强的方向发展。
或诞生行业新霸主
据悉,两家公司的董事会已经于上周日达成协议,辉瑞与艾尔建将以11.3:1的比例换股,此外辉瑞还将向后者支付部分现金。截至11月20日收盘,辉瑞股价为32.18美元,公司市值1987亿美元;艾尔建股价312.46美元,市值1232亿美元。
辉瑞是美国最大的制药商,年销售额接近500亿美元。艾尔建总部位于爱尔兰都柏林,是全球第三大仿制药生产企业,去年销售收入达到130亿美元。如果顺利完成合并,这两家公司将创造全球最大的制药企业,年销售额有望超过600亿美元。相比之下,美国第二大制药商默克的年销售额为400亿美元左右。
与此同时,合并后的公司将拥有多款全球畅销的药品,包括辉瑞的Prevnar肺炎疫苗,和艾尔建的肉毒杆菌药物保妥适(Botox)等。业内人士认为,艾尔建拥有眼科、神经科学、医学皮肤科、医疗美容方面的药物以及器械的产品线,并且正在寻求生物制药领域的机会,将对辉瑞的产品线形成很好的补充,而对艾尔建而言,合并有助于将其业务拓展到更多市场。
更为重要的是,本次并购将为辉瑞将总部迁至爱尔兰,以实现税收倒置铺平道路。所谓税收倒置,是指在美国注册的公司收购低税辖区内的公司,然后把总部转移到海外。目前美国的企业税率为35%,在全球范围内处于最高水平,爱尔兰税率仅为12.5%。
去年辉瑞曾试图以12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阿斯利康,从而将总部迁至英国,但该交易最终被美国财政部叫停。据悉,美国财政部正考虑进一步修改规则,令美国企业更难以通过将总部移到海外而避税。
制药业并购潮汹涌
近两年来全球并购市场活跃,制药业更是风起云涌。去年,瑞士诺华制药公司斥资145亿美元收购英国葛兰素史克旗下肿瘤业务;德国拜耳斥资140亿美元收购美国默克旗下的消费健康部门;美敦力以429亿美元收购柯惠医疗;艾伯维(AbbVie)以320亿英镑收购在英国上市的主攻罕见病药物的公司Shir,今年初又以210亿美元收购美国抗癌药物制造商Pharmacyclis。
同样是在去年,艾尔建被阿特维斯(Actavis)以66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重组后的公司保留了艾尔建的名称。今年7月,艾尔建以405亿美元的价格,将旗下仿制药业务出售给了以色列制药巨头Teva。而在收购艾尔建之前,辉瑞刚刚以170亿美元收购美国药物及医疗设备商赫升瑞。
行业统计显示,今年迄今为止,全球制药业已达成总计价值近8500亿美元的并购交易。分析人士认为,本轮制药业并购潮与以往有所不同。过去并购的目的主要是做大,这次则是做强。比如葛兰素史克将肿瘤业务出售给诺华,同时获得诺华除流感疫苗以外的疫苗业务,拜耳收购默克旗下的消费保健部门,同时默克获得拜耳对其治疗性药物研发的支持,这都推动了各大药企自身优势业务的进一步整合强化。
一些制药公司开始抵制特朗普的计划。辉瑞表示,关税威胁正在阻碍辉瑞进一步在美国进行研发和制造方面的投资。礼来也表示,关税不能解决围绕美国药品供应链的“国家安全”担忧。
BioParK在密切对接一系列跨国医药企业。
RSV疫苗上市时,曾被视为有望成为疫苗大单品。
第一财经每日精选最热门大公司动态,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
辉瑞全球目标,到2030年将推出至少8种重磅抗肿瘤产品,新肿瘤产品将撑起肿瘤业务总收入的三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