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随着大悦城二期开业,西西弗书店正式进入上海。这也是去年全国新开20个门店之一。在图书出版业复苏的当下,保持强劲势头的西西弗,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实体书店转型一个值得关注的样本。
上海店的装修充分体现海派特色。英伦风格的橱窗里摆放着百代唱片、老上海月份牌美女图、飞人牌老式缝纫机等复古装饰。“这家店是西西弗书店2.0版本的最高版。在产品运营性和互动性上,也和以往有所不同。”西西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金伟竹说。
人文社科类别的图书选择上,西西弗与衡山·和集等书店有较多相似。但也有诸如王健林、褚时健等当今成功人士的热门传记,以及奇幻、当代情感小说、孕妇保健等更畅销实用的书籍。不过西西弗的魅力在于,当这些书出现时,并不会引起读者心理上的明显排斥。
“书不是随便摆放的,而是由购买量、购买趋势等大数据来决定位置。”金伟竹说。西西弗倡导大众精品阅读,图书选取比例是10%,也就是每年从30万本出版物中筛选3万本。“买手团队”也是背后功臣之一,他们专门负责根据各个门店读者的兴趣点来选书。
西西弗书店董事长金伟竹说,对于书店而言入驻商场只是第一步
在实体书店转型中,很多书店都借鉴了诚品书店的经营结构范式,也就是书店并非靠图书,主是靠附属混搭产品盈利。而在西西弗书店,书的空间占80%,咖啡馆是15%,原创创意品牌不二产品为5%,这个比例始终不变。“空间体验只是基础,真正的体验核心是产品运营。”金伟竹强调。他言谈清晰、简明、务实,诸如模型、系统化、标准化、蓝海等词频频蹦出,更像是在谈论具有缜密流程的工业化产品。
1993年,西西弗发轫于遵义一个面积仅20平方米的地下室。经过多年磨砺,在贵州开了7家分店。2008年,西西弗走出贵州,把店开到重庆三峡广场。别致的环境和自由的阅读氛围很快在当地积攒起口碑,这就是金伟竹所谓的“全新2.0模式”,是西西弗率先探索实体书店转型的一次试验。
2011年,全国实体书店跌入寒冬,不少行业翘楚都面临关张窘境:北京的风入松书店停业,三联书店退出广州,上海书城淮海店停业。在此之前,实力雄厚的外资书店“贝塔斯曼”也宣布关闭在全国的连锁店。
金伟竹说,每个购物广场对客群的吸纳是不一样的,书店要据此精准定位。这是一个说起来容易,操作难度却很大的事情。西西弗此后专门用了5年时间研发了208个课题,对购物中心书店形态进行专业研究,最后形成长达几千页的文字报告。“这是下了功夫的。”他说。另外,西西弗还注重研究书店的体系化和标准化机制,推动体系化和标准化发展。在此背景下,西西弗走上快速发展轨道,光是2015年就在全国新开门店20个。前后大概有超过700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场向他们抛来绣球。
大悦城除了降低西西弗的租金,还在商场内外进行广告宣传,并予以活动营销等方式支持,“这些有针对性的支持,对西西弗业绩的增长也是有实质性帮助,客流明显增加30%至40%。”
高歌猛进中,金伟竹保持着冷静。他说,实体书店发展中面临成本解决的问题,对于书店来说入驻商场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未来书店是否做得更好,与后期企划、运营的标准能力和专业能力等都有关,而这些也是决定书店发展的长远因素。
在一键购物时代,书店是否还有必要?当传统书籍式微,书店如何才能存活下去?杰夫·多伊奇的回答是——《总有好书店》。
3月8日,上海半层书店宣布将于3月25日结束营业。3月9日,成都近年颇具人气的野梨树书店发布通告称,将于6月17日前闭店。
每人每类可补贴1件,每件补贴比例为减去生产、流通环节及移动运营商所有优惠后最终销售价格的15%,每件最高不超过500元。
“所有书的选择,都是我的个人喜好。我是一个老桂林人,之前桂林没有特色书店,我觉得可以把自己的阅读圈往大众里面扩散,让一些更好的书被看到。”李凌志说。
进博会不仅为企业搭建了一个优质的采购平台,也成为了洞察海外消费趋势、引进优质商品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