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曹大容发表公开信宣布创立雲九资本

第一财经 2016-06-06 12:21:00

责编:边长勇

6月6日,光速安振董事总经理曹大容发表公开信,正式回应了此前关于离职光速安振的传闻。

6月6日,光速安振董事总经理曹大容发表公开信,正式回应了此前关于离职光速安振的传闻。公开信表示,曹大容仍将作为董事总经理管理两期基金的投资组合和剩余投资业务,同时他将创办新的基金雲九资本。

2006年曹大容加入美国光速后回国创办了光速中国,作为美国光速在中国的子基金,募集资金和管理决策都由美国光速决定。2008年,曹大容聘请曾为英特尔同事、时任谷歌大中华区投资并购总监的宓群加入光速中国。

两人于2011年向美国光速提出独立要求,签订了品牌授权协定,创办光速安振中国创业投资基金,独立管理、独立运营、独立投资。不过该授权只有三年两期。2012年,光速安振一期基金成立,规模为1.68亿美元,2014年募集完成2.6亿美元二期基金。

“如今品牌授权已经到期,要决定是否继续签订品牌授权协议。”曹大容向第一财经表示。从此前6月1日光速中国发布的消息来看,宓群选择延续和美国光速的品牌合作,并着手筹备首个人民币基金,跨入美元、人民币双币基金。

而曹大容选择独立创办新基金雲九资本,继续关注早期TMT,特别是互联网消费和企业服务领域投资。光速安振的郝玮、王京将加入新的基金,前德迅投资董事总经理邱谆等也将加入合伙人团队。

附公开信:

没有什么比创造一个新东西更加令人激动

感谢各位创业者、投资圈和媒体的朋友对我的关心。

针对近期媒体对于我个人和光速安振动向的报道,有一些需要解释的地方,在此我做一个回应。

我仍是光速安振的董事总经理,继续管理着两期基金的投资业务和投资组合。

2006年,我从美国回来后将光速带到了中国,使光速品牌跨进了中国的创业大潮。2011年,我和宓群一起成立安振管理公司,和美国光速签订了两期基金的品牌授权协议。光速安振开始独立运营投资业务。至今,光速品牌和我个人已经在一起走过了十年。

在此也向光速安振团队的伙伴们多年来的努力、信任与支持表示感谢。

但我也经常会有一些困惑。虽然在中国,我感觉光速就是我,我就是光速。但实际上光速是一家美国品牌,并不属于我。一个人,一家企业,他奋斗的一切最终都将体现在他的品牌上。如果这个品牌你不能拥有,最终将无法完成你的使命。

在16年的投资生涯里,我见了无数的创业者。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类,是那些拥有舍我其谁的勇气、宏大的格局和长远眼光的人。有些人在能力上可能比他们还要优秀,但真正决定一个人所能达到何等高度,是看他在一开始就拥有怎样的格局。

随着光速安振两期基金品牌授权到期,也是我人生过半时,我决定开启一段新的征程,和我的团队共同打造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品牌——雲九资本。

雲九资本将关注早期TMT,特别是互联网消费和企业服务领域。感谢诸多投资界的朋友、创业者、家族办公室和机构投资人对雲九新团队的支持与信任,让我们能够更专注地去寻找下一代独角兽。

光速安振的伙伴郝玮、王京,以及即将加入的几位重量级合伙人——其中包括前德迅投资的董事总经理邱谆——将组成雲九资本新的合伙人团队,在中国风投市场坚持我们的光荣与梦想,努力打造出我们心目中最好的创投品牌。

关于雲九资本的更多细节,我们将会在近期正式对外宣布,期待创业者和媒体朋友届时的关注。

就像我身边许多走在创业路上的朋友一样,从零开始创造一个新的东西是多么的令人激动,没有什么比这更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伟大与神奇了。

我们将在这条路上反刍自新,砥砺前行。

曹大容

2016年6月6日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