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人物】布伦顿·桑德思:“华尔街交易王”爱上医美

第一财经 2016-08-03 21:29:00

责编:胡军华

近日桑德思担任艾尔建CEO之后首次访华,他想传递的信息是:中国市场增长很快,中国的业绩增速令人兴奋,虽然目前中国在艾尔建全球总销售的占比仍然比较小,但将会成为全球艾尔建增长型制药企业的增长引擎。

“1月初的一天,奥兰多某酒店会议厅舞台上出现了一个医疗椅,上面躺着一个男人。一位整形外科医生在他的脸上扎了30下,把保妥适(Botox)注射进他的眉间、额头等脸部各部位,还向他的脸颊注入了皮肤填充剂乔雅登。一位摄影师在旁边记录了整个过程,并投射到他身后的大屏幕上。看到这一幕,台下坐着的1000多名艾尔建(Allergan)员工欣喜若狂。”这是去年1月福布斯记者记录的一段文字。

日前,《第一财经日报》独家专访了上述亲自上阵接受自家公司整形服务的男士——艾尔建全球CEO布伦顿·桑德思(Brenton Saunders,下称“桑德思”)。

上述描述中,桑德思用的整形产品正是艾尔建全球最畅销的两款产品。去年3月该公司被仿制药公司阿特维斯以660亿美元鲸吞,成为过去六年里规模最大的医疗行业收购交易。而合并后的公司,竟然保留的是“艾尔建”的名字,桑德思的职务也从阿特维斯CEO变成了艾尔建CEO。

今年44岁的桑德思在接受脸部整形后,鱼尾纹、抬头纹没了,鼻子上方的皱纹也无影无踪,尽管他在微整形前就长着一副娃娃脸。他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整形不再只是女人的专利,男人同样需要保持、改善容颜。”

布伦顿·桑德思(Brenton Saunders)

家具搬运工到CEO

在华尔街,桑德思被称为无可争议的“华尔街交易王”,擅长重量级并购,同时他也是全球制药行业里最“炙手可热”的高管,善于让制药公司起死回生。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长大的桑德思,父母是泌尿科医生和社会工作者,成年后的他依靠自己当家具搬运工(导致他至今仍受背部伤病折磨)挣来的钱,在该州接受了高等教育,获得法学博士和MBA学位。29岁时,桑德思成为了普华永道合伙人,致力于医疗领域的合规问题。

仅在五年前,桑德思还从来没有做过CEO。但是现在,他已经有了执掌三家大型制药公司的经历,并出售了其中两家,为公众股东和私募股权公司华平投资(Warburg Pincus)等投资者创造了250亿美元财富。仅2014年,他就进行了多宗交易,总规模达到970亿美元。

但如果桑德思没有引起当时先灵葆雅CEO弗雷德·哈桑(下称“哈桑”)的注意,那么桑德思可能一辈子都只是个高级顾问。

2003年,哈桑认识桑德思的时候,先灵葆雅被控支付回扣、危险生产和非法营销,很多人都认为这家公司已经无药可救。哈桑需要引入一位外部人士帮他整顿局面。

哈桑从先灵葆雅首席财务官那里听说了桑德思这个人后,虽然从书面资料来看,另两位候选人更加合适,但桑德思的干劲和专注给此前的哈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相信,这个家伙将全力以赴。”哈桑说,“我认为,我们所有人在智商上都足够聪明,但那些把工作当成享受的人,往往比那些只把工作当成工作的人干得更好。所以当时我说,‘这个家伙会非常投入’。”

哈桑没有看错,把桑德思推荐给董事们,提议让他担任先灵葆雅的新任首席合规官后,桑德思在整顿公司不良风气方面效果斐然。2007年,哈桑把整合荷兰生物科技公司(以140亿美元收购)的重任交给了桑德思,其在医药领域并购的能力开始被挖掘出来。

森林实验室

2009年,先灵葆雅被以410亿美元出售给默克公司。哈桑离开公司,成为华平投资集团合伙人。桑德思选择了留下来,代表先灵葆雅一方负责与默克的整合工作。不久,在哈桑的牵线下,时年40岁的桑德思获得了担任博士伦CEO的工作邀请。早在2007年,在博士伦隐形眼镜导致危险眼部感染的事件后,华平便以45亿美元收购了这家公司,由哈桑出任该公司董事长。

担任博士伦CEO,对桑德思来说,无疑是个艰难的任务。当时这家拥有160年历史的公司已经30年没有实现增长。桑德思在领导该公司的两年时间里,更换了该公司三分之二的管理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购,推出了34种新产品,销售额的年化增长率达到9%,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为17%,乃至后期博士伦的上市筹备工作都是由他掌舵的。

但就在上市之前,博士伦被Valeant制药公司收购,桑德思从IPO路演现场返回与对方签订了协议。“我很伤心,我对博士伦倾注了大量心血。”但他也表示,这绝对是正确的决定。从被华平收购的那天起,该公司就一直待价而沽。在桑德思看来,这就是私募股权行业的模式。

并购狂人

博士伦的交易完成后,桑德思离开华平,加入了“企业掠夺者”卡尔·伊坎(下称“伊坎”)的阵营。

2011年,伊坎收购了森林实验室11%的股份,桑德思被任命为森林实验室CEO。他几乎立刻就把心思放在并购上,加入该公司三个月后,在旧金山举行的摩根大通医疗保健大会上,与阿特维斯CEO保罗·比萨罗(下称“比萨罗”)一同进餐时,桑德思开玩笑地说起了两家公司合并的事情,并购设想就此生根发芽。

2014年2月18日,阿特维斯以280亿美元收购森林实验室,较该股先前收盘价溢价25%,这笔交易使伊坎挣到近20亿美元。“他进入公司不到五个月就做成了这件事。”伊坎说,“真是太棒了。我觉得他干得相当出色”。

从森林实验室离开后,桑德思与伊坎提议通过向大型制药公司收购一些面市已久的药物来创建一家新公司。伊坎答应只要通过尽职调查,就向他提供20亿美元资金。“很少有人值得我这么做。”伊坎说。

通过一系列重磅交易,比萨罗把阿特维斯打造成了60亿美元的仿制药巨头。认识到桑德思才能的他邀请其担任合并后新公司的CEO,桑德思又拿到工作了。

上任后的他,干的第一件大事依然是进行重量级的收购。

2014年7月11日,在正式成为阿特维斯CEO仅仅十天后,桑德思就向董事会提出申请,要与艾尔建CEO普约特展开收购谈判。他扮演了救星的角色,将艾尔建从制药公司Valeant和激进投资者威廉·阿克曼(William Ackman)联手发起的恶意收购中拯救了出来。合并后的阿特维斯-艾尔建成为全球第十大制药公司,第三大仿制药公司,拥有3万名员工。

艾尔建也是全球增长型制药企业的代表,今年一季度,艾尔建营收增长48%至38亿美元,品牌药收入增长71%。2015年艾尔建处方药销售达到184.03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00%。

在收购艾尔建的前夕,桑德思承诺让该公司的研发预算保持不变。即使是在销售和其他营业支出方面,他也只打算削减18亿美元开支,比例大约为20%。他很清楚,惹恼所有的新员工会产生反作用,代价很高。“我们实际上是想学习他们的文化,学习他们的工艺流程,当然也想向他们的人才学习。”

但桑德思就是桑德思。收购艾尔建还存在另外一种可能:快速出售。去年7月,艾尔建将其全球仿制药业务以405亿美元卖给仿制药巨头梯瓦制药。桑德思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这项交易已经基本完成,结果最快于本周公布。

今年初辉瑞宣布与艾尔建的1600亿美元“世纪并购”案,虽然因为美国财政部出台的新政而告吹,不过在桑德思看来,艾尔建本身就是一家很强的公司,公司未来可将更加专注于自身的增长。他对《第一财经日报》说:“我们可能不太会再寻求像和辉瑞这样大手笔的具有变革意义的交易,但是会非常强调在创新型资产方面的投资和补充,通过一些收购来使得自己的产品更加多样化,同时保持品牌药在核心治疗领域中的领导地位。”

“不想开发药物”

合并后的阿特维斯-艾尔建成为了第一家完全不涉及药物发明的大型制药公司,这也是艾尔建迈向“增长型制药企业”的关键一步。

艾尔建像礼来(Eli Lilly)和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等跨国巨头那样,在营销和临床试验方面拥有庞大规模,但会避开大多数药企的核心使命——发明药物,转而向大学和生物科技公司购买新药技术。这也是为何桑德思被贴上了“不想开发药物”的标签。

但这恰恰是桑德思所坚持的“开放式科学”战略,即对创新进行战略性投资,来实现更高的灵活性,从而提升研发效率。他说:“我们为什么要投资一些小的初创型公司和拆分出来的一些院校研究所,因为我们相信小公司的创新能力更强,通过大公司对它们的兼并,能够盘活整个行业的创新能力。”

从艾尔建的研发产品线来看,该策略也颇有成效。目前艾尔建有70多个中后期的新研发项目,其中医疗美容25个、眼科19个、神经中枢11个,还包括泌尿、消化与抗感染等领域。2016年第一季度有2项FDA获批和 4项FDA申请。

以全球最著名的A型肉毒毒素品牌保妥适为例,在美国,该药物已经获批11项适应证,用于治疗的用途领域已经大于在医美方面的使用,如用于治疗慢性偏头痛已经成为除皱以外最大的适应证。此外,新增品牌药产品有皮下脂肪XAF5疗法,以及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症等重要神经障碍疾病的毒蕈碱受体激动剂新亚型靶向产品组合等。

医疗美容和眼科一直是艾尔建在全球的优势产品线,2016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艾尔建医美、眼科在全球的增长分别是5%和8%。尽管全球的增势称不上迅猛,但是反观业务集中在医疗美容和眼科领域的中国市场,艾尔建业绩突飞猛进。去年艾尔建中国的业绩增长超过了60%,而今年第一季度的业务增长就已经超过50%。

毫无疑问,中国巨大市场潜力将成为艾尔建新的增长点,这也令桑德思开始考虑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

布局中国市场

艾尔建在2009年进入中国,如今已经是中国医美行业的领军企业。近日桑德思担任艾尔建CEO之后首次访华。他想传递的信息是:中国市场增长很快,中国的业绩增速令人兴奋,虽然目前中国在艾尔建全球总销售的占比仍然比较小,但将会成为全球艾尔建增长型制药企业的增长引擎。他还看好中国的创新和研发。

桑德思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中国政府已经做了很多改善来支持创新,创新药引入的程序已经比以前简化很多。”他认为,在中国市场应对竞争的最好方式是加大创新投资,以确保走在治疗前沿。如艾尔建业绩增长的引擎药物保妥适,仍然是被开发的重中之重,艾尔建已积极引入保妥适用于神经痉挛或慢性偏头痛等更多适应证。

在眼科治疗领域,除了目前的眼科产品,艾尔建还开拓新治疗方法如治疗青光眼微创手术的手术器械。其中,产品XEN也将期望未来在中国上市。此外,艾尔建旗下的另一款眼科药物傲迪适/Ozurdex(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已计划明年在中国上市。其他眼科药物AbiciparPegol(Anti-VEGF DARPin)、神经学科药物如治疗慢性偏头痛药Ubrogepant、抑郁症药物Rapastinel等也已经进入在中国上市的计划表。

中国医美市场近年的快速增长,是本土企业和外企争相竞逐的一个重要原因。相关统计显示,2014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产值达5350亿元,行业年发展速度平均有15%以上的增长。

就在本周,在线医美平台更美获得了来自包括腾讯、苏宁、复星等多家企业高达3.45亿元人民币的C轮投资。今年3月,医美APP“新氧”获得腾讯、优壹品5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医学美容时尚社区“美黛拉”获得IDG资本、平安创新投、高榕资本1200万美元的B轮融资。今年4月,医疗美容O2O平台悦美网获得赛富基金、联创策源1.1元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

发力医美

近日,艾尔建发布的全球美容趋势报告显示,女性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容颜,而且对医疗美容的接受度更高,她们还希望通过先进的技术控制自我容颜来变得更加自信,从而创造生命无限潜能。

这份报告是艾尔建针对全球范围进行的调查,也是迄今为止医美领域所进行的最大范围、最全面的一份调查。艾尔建通过对包括中国、美国、法国、德国、韩国、泰国、巴西、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00名女性进行调查,来了解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下,女性对美的态度和需求。

报告显示,寻求整形的女性中有42%是希望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这些女性希望改善松弛皮肤让自己更具美感。有四分之三的女性是为自己改变容颜的,为了伴侣和朋友改变容颜的女性比例分别只有37%和15%。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于美容是为了整体美还是遮盖局部年龄痕迹的问题上,有63%的女性倾向于前者,而有50%的人选择了后者。但是这一情形在中国略有不同,中国人整形的主要诱因就是对于局部特征不满意。

整形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目的只有一个,让自己看上去更美更自信。艾尔建的报告还显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对于面部注射,女性的接受度相比过去有了明显改观。

全球65%的女性认为相比5年前,面部注射的社会接受程度更高了。接受度最高的是泰国,达到80%;其次是巴西和墨西哥,均为76%。而正在使用以及考虑使用面部注射的女性比例最高的是土耳其,达到96%,其次是泰国和巴西,分别是90%和72%。另外,57%的女性认为面部注射能够使皮肤看起来自然,但是仍有21%的女性对注射表示怀疑,担心会产生面部僵硬等症状。另外,有高达66%的女性有担忧眼袋的困惑。

桑德思针对这份报告回答称:“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对于整形的态度正在越来越开放。她们真正开始注重自己的形象和自信。”这位亲身体验面部整形的并购狂人,开始对医美市场有了更大的野心。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