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量子计算机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科技大学量子实验室成功研发了半导体量子芯片。
据央视新闻8月11日消息,量子芯片相当于未来量子计算机的“大脑”,研制成功后可实现量子的逻辑运算和信息处理。有了计算,量子的存储及控制技术也必不可少。这款三明治型的固态量子存储器,在低温有磁场的辅助设备中才能工作。
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周宗权表示,下一步发展方向,要把这个量子存储器做小做得齐整化,以延长它的寿命,最终我们希望做成一个像经典的便携式U盘一样方便使用的器件,实现超远距离的量子态量子信息的传输。
今年3月,据科技部网站消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郭国平研究组在量子芯片开发领域取得一项重要进展,首次在砷化镓半导体量子芯片中成功实现了量子相干特性好、操控速度快、可控性强的电控新型编码量子比特。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物理学杂志《物理评论快报》上。
郭国平研究组多年来致力于半导体量子芯片的开发,他们利用半导体量子点多电子态轨道的非对称特性,首次在砷化镓半导体系统中实现轨道杂化的新型量子比特,巧妙地将电荷量子比特超快特性与自旋量子比特的长相干特性融为一体,实现“鱼”和“熊掌”的兼得。
黄仁勋表示,现在QPU(量子处理器)和GPU可以一起工作,以实现下一代计算。
黄仁勋称量子计算正在到达一个拐点。
AI浪潮下全球IT支出还在增长。英伟达也早已从一家芯片公司演进为AI基础设施厂商。
半导体股多数下跌,阿里巴巴蔡崇信称开始看到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建设出现泡沫。特斯拉涨近2%,该公司中国官网“FSD”改为“智能辅助驾驶”。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公司CEO邀请所有嘉宾解释他为什么错了。”黄仁勋还表示惊讶于自己当时的言论能对市场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并表示他并不知道某些量子计算公司是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