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短存续期新规显效 部分险企调降万能险规模

第一财经 2016-08-17 18:11:00

责编:吴茜

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新规出台近6个月,之前中短期存续产品销售占比较大的部分险企也出现了明显的业绩分化,有的险企表示“压力山大”,也有部分险企成绩亮眼。

今年3月,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的有关通知》,将中短存续期产品的范畴从产品实际存续期间由不满3年扩大至不满5年;保险公司中短存续期产品年度保费收入应控制在公司投入资本和净资产较大者的2倍以内;存续期限不满1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应立即停售。

对于此次修订中短期存续产品监管政策的原因,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主任袁序成表示,“中短存续期产品顺应需求,并具有收益稳定、透明度高、销售误导少等特点,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但由于各保险公司发展策略有所不同,经营管理水平也存在差异,个别公司面临资产负债不匹配、现金流不足的风险隐患。”

新政一出,部分之前中短期存续产品销售占比较大的险企表示“压力山大”,有的公司甚至顿时陷入几乎无险可卖的境地。

如今已过去近半年时间,之前中短期存续产品销售占比较大的部分险企也出现了明显的业绩分化,部分险企成绩亮眼。以珠江人寿为例,其今年1-6月传统险保费收入占比提高到51.65%,结构转型调整成效显著。同时,该公司今年上半年规模保费收入164亿元,同比增长59.32%。

珠江人寿相关人士表示:“作为一家新公司,我们前期需要通过市场热销的产品,比如中短存续期产品以快速做大资产规模,然后通过良好的投资赚取利差,覆盖前期较大的经营成本,尽快实现盈利。”

公司年报数据显示,2015年珠江人寿保费规模达到211亿元,实现净利润4,230万元。

珠江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发展初期,公司保费收入主要源自万能险业务,但随着市场整体利率的下滑,投资收益情况逐步下降,过高的万能账户结息可能导致利差损产生。“公司一方面寻找更优质、稳定的投资项目,确保实际投资回报率高于定价时的精算假设;另一方面公司会严格控制万能险的销售规模。”

今年1月份开始,珠江人寿持续降低中短存续期万能产品的保费占比,上半年万能险的产品占比从90%以上大幅下降到不足50%。

“在市场‘资产荒’的大背景下,投资端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为了实现公司的持续盈利,也必须增加保障型、期交型产品的占比,这和保监会的监管思路是完全一致的。”珠江人寿相关负责人说。

近日,珠江人寿关于设立北京分公司的申请正式获得中国保监会批准,据了解,北京分公司是珠江人寿第一家省外机构。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