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李铁——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会理事长
曾在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和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等单位工作。长期从事城镇化、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政策咨询工作。
郑风田——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三农问题”,食品安全,农村产业集群与创业、企业与环境关系等。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3项,国家自然基金3项,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福特基金会、国家留学基金委课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等等课题。
新闻背景:
本期《首席评论》邀请了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会理事长李铁老师和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郑风田教授,和我们一起共同探讨“取消农业户口,将如何影响你我生活”
日前,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北京将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包括北京在内已经有31个省份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各地普遍提出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部分地区放宽落户条件。这意味着我国存在半个多世纪的二元户籍制度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观点提炼:
郑风田:整体来讲我们国家是大城市,北上广深户籍值千金,这些地方不断的在限制,而很多中小城市的城市户口事实上是形成鸡肋,没有人要,要的话还有很大的风险。所以大家说户籍取消,想更核心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国家的长远目标,怎么来降低城乡的巨大差异,还有区域差距,这是我们面临很大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短时间解决的,需要很长时间。
李铁:有几个方面需要更进一步的改革,第一居住证不能当做门槛,因为条件过于苛刻。第二居住证不能只解决所谓的高端人口,其实城市就业需要就业岗位是广泛的,多元的,甚至需要很多低端人口的进入,这个不能以高端低端划分界限。第三,居住证要把主城区和辖区分开,北京市城市病主要在主城区,还有很多小城镇和县城,可以解决城市病功能疏解问题。
节目回顾:
裴蕾:各位好,欢迎收看首席评论。经过多年发展,中国户籍制度的改革随着包括北京市在内的31省市的落实,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那么改革之后的户籍制度会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我们先来看一段小片。
日前,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北京将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包括北京在内已经有31个省份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各地普遍提出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部分地区放宽落户条件。这意味着我国存在半个多世纪的二元户籍制度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裴蕾:欢迎两位老师的到来,户籍问题确实从我们出生起伴随着我们,和我们生活非常息息相关,不同的城市,不同区域,城市、农村,不同的城市之间还有不同的农村之间,户口差异都是很大的,那么这次取消户口的性质区别,郑老师,您觉得对于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
郑风田:我想正面的就是因为农业户口演变成一个身份的歧视,因为我是农业户口好像低人一等,这个歧视的标签好多年了,也是大家呼吁了很多年,终于去掉了,我认为这是好的一面。但是有一点担心,因为户籍跟宅基地承包是相连的,他们担心户籍变了之后是不是有些危险,另外比如现在国家高校对农村户口的学生这几年优惠很多,扩大招生,以后会不会有什么变化,应该是两方面。前几年统计70%80%的人不愿意放弃农村户口,农村户口可能比城市户口含金量还有价值,现在让他农转非,可能大部分农民意愿动力不足。
裴蕾:您刚才说到中小城市,农民不愿意把户口迁到这些城市,可能更愿意迁到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我有一个切身体会,我的户籍是在江西的,我有一个弟弟,姨妈的儿子,他户口是农村的,但是他现在为了上学就把户口迁到我们家了,我们家是非农户口,但还是小城市,这样一个转移的话,将来还有必要吗?
李铁:目前看取消农村户口相对于过去半个世纪的户口制度来说是一个进步,意味着城市化进程开始了,这样的话再继续维持原来那种城乡户口差别没有太大意义了。
第二个你说的关于户口的区域问题,实际上刚才你讲的是两方面的事,第一个是说是在农村不愿意进大城市,在我的调查中不像我们想象的都要进大城市,农民工回去买房子的基本都在本地县城,出现什么情况?结婚要在县城里买了房子才可以结婚,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希望进到小城镇、县城的,有房子,能落户,这样可以享受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文化生活,这是一大变化。
第二个就是涉及到区域问题,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而且省会城市,这种城市跟农民之间的关系,我们现在的户改取消了城乡的差别只是一步,现在我们真正户籍改革矛盾不在这里,经过我们全国100多个地方的试点调查,农民在二三线、三四线城市,包括地级以下都放开了,那么矛盾集中体现在了区域问题上。
裴蕾:不愿意进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李铁:第一个就业是不是稳定,能不能进城关键在就业,在家里还有一块地。第二家里的地怎么处置,我的房子怎么处置,处置了的钱够不够我基本生活。然后农村人在县城里读书,农民为了二代着想,还是愿意进城。现在有一个什么不愿意给呢?城里该给的都给了,比如我们专门去合肥中学调查,我该给你的都可以给你,你交了社保也可以上学,你上学可以在这儿排队,基本上都可以顺利上学,既然没有什么差别,我在这儿租房,我孩子在这儿上学,转户口也没有意义了,转户口的意义不大。
还有一个对特大城市,省会城市,还有一个限制,人口倒挂问题,比如北京外来人口很多,占本地的人口一半甚至更多,包括北京、上海这样,五分之二、三分之一,这样的情况下,要解决公共福利,解决未来的各种政府可以给的政策分配问题,这些还有很多限制,考学、升学,仅从教育角度来讲,你转了户口,转到县城或者省市里去,实际上在当地解决他的教育问题,还是比北京,比如北京,你不是说有北京户口,你哪个学校都可以上,是学区制,你想跨区入学也做不到,这件事情把户口转到城市里来,可以根据就近原则选择一个相对好的地方上学,这个跟户口的落户地点有关。
裴蕾:转户口还是考虑到教育问题,对于我姨妈来说就没有转户口的必要了,因为他们在农村还有地,还有自己的房子,郑老师,如果户籍改革之后,对于他们的土地来说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郑风田:从国家的文件,农民进城,土地、宅基地都不能动,要根据农民的意愿,但是我知道实际上每个地方有一些乡规民约,你的户口迁走了,这个地可能就不是你的了,按照本村的习惯,我们国家的地很长时间不让动,但是还有20%村庄在调整,根据人口的变化,这一部分农民短期是可以拿走的,你把承包地拿走了,还有一些返利,浙江一些地方原来考大学都必须把户口迁走,现在大家都喊着把户口迁回去,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村庄发展起来乡镇工业,每年都有分红,你有这个户口可以拿到分红,原来考学是必须把户口迁走的,后来有个政策,你可以转也可以不转,但是这些被迫转走的人想迁回来,像金华、台州,就有这种现象,我们国家的区域之间差异太大了,城乡之间差异太大了,实际上大家更盼望什么呢?户籍背后的东西,比如中小城市为什么的户口吸引力很小?中小城市里上学什么的跟户籍脱钩,你有北京户口在北京上学没有问题,所以很多中小城市孩子在哪里住都可以,我觉得这个挺好。当某一天像北京一样,学区制,你只有在这个地方有房子才可以上学,这就麻烦了,整体来讲我们国家大城市这些户籍可以迁徙还有一些限制,而很多中小城市的户口也没有动力转。所以户籍取消核心解决的问题还是国家的层面目标,怎么样降低城乡之间的差异,公共文化的差异,这个是我们面临很大的问题,这个不是一夜之间可以解决的,是很长时间。
李铁:我插一句,城市是开放的,所有要素都是可以流动的,虽然取消了农村户口,但是都可以到农村买地买房子,我们只关注到你能不能进城,但是我们忘了另一点,你能不能到农村买地,特别是宅基地,农村的集体资源到底是不是可以自由流动,这是很大的问题,这次改革明确了农民进城,尊重你的权力,尊重你的意愿,但是农村…你可以保持你财产不动,2001年制定的…就已经明确了县级市以下可以放开人进城,但是农村土地集体资源。这次改革基本沿袭了这个做法,另一方面作为我们看到的农村户口,这次改革,它是象征性的意义比实际意义更大,但是它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城镇化政策进一步得到落实,进一步得到推进。
裴蕾:我们现在有一个小片,讲的是农业户口、非农户口的福利差异,我们来看一下。
在原有的城乡二元户籍体系中,非农业户口的权益主要是依附在户籍上的一些社会福利,包括教育、医疗、就业、保险、住房等方面。有些福利是明显可以看出差别的,比如养老金,非农业户口就要比农业户口多很多,并且沿袭多年已经非常成熟和完善,但农村的养老金建立不满十年。还有医疗保险,差别也较大,农业户口参保的新农合一般只保大病,住院才可以报销,但居民和职工的医疗保险,不但住院可以报销,门诊看病也可以报销,退休后还有各项医疗费报销待遇。
裴蕾:牵涉到的问题很多,先进一段广告,回来之后接着聊。
好,欢迎回来。我们户籍制度进一步的深化之后,刚才郑老师也提到,我们最终目的是要消除不公平,缩小各方面的差异,那您觉得接下来应该怎么进一步完善?
郑风田:作为李主任讲,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些年农村人之所以愿意到城市里来,就是因为城乡之间的差异,下一步把留在农村生活的基础设施、社保、公共服务,能够慢慢跟城市之间的差距缩小。另外一块很大的潜力,十八大描绘了一个蓝图,整个把农村这块的沉睡资产也可以激活,一方面到城市,另一方面我可能不愿意在城市里待了,国外也是老人一退休之后到农村养老去。
理顺政府、平台、商户、消费者、骑手等各方责权利关系。
不追求以任何形式将其吸纳统一,无意进行任何敌对行为。
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持续探索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基于登记数据建立“四库”(水库、粮库、钱库、碳库)生态账本,有利于实现国家公园整体保护和自然资源的资产化管理。
各地行动,全面落实爱国卫生运动举措。
三家基础电信企业今天集体发布规范电话营销举措,统一外呼营销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