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香港金融元老李和声:背靠内地市场,香港的机会越来越多

第一财经 2016-09-30 11:48:21

责编:张煜可

香港金融元老李和声:背靠内地市场,香港的机会越来越多

李和声忆98年抗大鳄:没有好好教训他们

他小学没毕业,却是李嘉诚的御用经纪,他的一生,就是香港金融业的发展史。深港通宣布后一个炎热的下午,第一财经记者见到了香港金融界传奇人物,李和声。

李和声不是一个典型的长者,他的西装笔挺,头发一丝不苟地梳到脑后,记者比约定时间早到了15分钟,当推开他参与投资的会所----浙江轩4楼包间门时,李和声已经端坐在里面。除了有些耳背,需要重复问题,你不会感受到他已经88岁高龄。

李和声祖籍浙江宁波,1928年生于上海。在抗战时期,由于家道中落,小学还没毕业的李和声被迫出来做工赚钱,做过股票、黄金、棉纱等生意。23岁来到香港,任职于顺隆行,仍旧从事黄金股票业。当时香港金融界是由洋人统治的香港证券交易所主导,后来华资经纪成立远东证券交易所,李和声受创办人李福兆的邀请加入并被选为董事。其后金银证券交易所和九龙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1986年四个交易所合并成为香港联合交易所,李和声成为创会理事。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香港政府救市,李和声的顺隆集团被选为政府经纪之一,这些当年参与救市的券商在香港又被称为“御猫”。说起当时的情况,李和声依然思路清晰。

 

“御猫”的遗憾

97年香港回归之前,香港资本市场躁动不安。1年多的时间楼价和股市指数翻倍,“市场非常繁荣,我觉得很奇怪,后来一查,所有的资金都是外国过来的,”李和声在香港特首竞选活动上公开预警,但是已经陷入疯狂的市场不予理会。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在扫荡过泰国印尼等国之后,国际炒家对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发起进攻,香港股市楼市迅速暴跌至大涨之前的水平。

1998年8月,香港政府动用外汇基金救市,短短10個交易日,政府以1200億港元买入33隻大藍籌股和期指。李和声的顺隆集团当时就是帮政府在市场做交易的十家证券行之一。“他们抛我们接,我们帮政府接了很多股票,后来这些股票变成盈富基金,”港府最终以极高的代价击退了国际炒家,而盈富基金诞生以来,也带来了年均7%的可观回报。

“政府也是没有很好的教训他们,把情况稳定下来就很满意了, 没有对他们有惩罚的想法”,在第一财经记者问到对当年救市措施的评价时,李和声语带遗憾的表示,“可以做很多事情,不过现在来不及了。”事实上,直到现在仍有不少市场人士批评当年的监管机构一些做法,例如,中央結算公司沒有嚴格執行“T+2”交收制度,令当年没有借到足够股票就沽空的大鳄可以低价补仓,没有使他们遭受重大损失。

 

内地金融政策体现高层智慧

从香港看内地,李和声认为,中央的很多金融政策都体现了领导层的智慧。其中他认为最成功的就是人民币汇率目前还没有自由兑换,“不然一早就被他们破坏的不得了,开放以后,他们会狙击你,找你麻烦”。至于何时才满足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条件,李和声表示,这取决于国际局势是否安定,内地的金融发展水平,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现在还不能确定。而目前香港在开放的金融环境下已经可以代表内地做很多事,如果外资再来狙击香港,中央支持,香港肯定不会发生危机。

8月16日,国务院宣布批准深港通方案。宣布之后几天,两地金融市场都表现平静,在李和声看来,平静就是最好的市场表现。“这就代表了中央在经济方面的处理很到位”。现在是沪港通、深港通,以后还有可能还有新股通、商品通,随着内地资本市场的开放,香港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多。“现在是纽伦港,香港如果自己争气的话,不是可能港纽伦?”在李和声看来,香港最大的优势就是背靠内地,未来取代纽约和伦敦的地位,绝非不可能。

入行70年,李和声经历过抗战、香港87年股灾、97年亚洲金融危机、03年非典疫情、08年金融海啸,数次危机令李和声对市场有着更清醒的判断。6月英国公投决定脱欧后,全球市场迅速恢复了平静,当被问及怎么看现在的情况时,李和声顿了顿,“不是真的稳定,是在酝酿将来发生的情况。”李和声认为,现在的国际局势有很多不明朗的情况,等到美国大选、欧洲难民问题有头绪了,大家才敢放胆投资,现在的稳定只是反映了市场的观望情绪。

长期来看,美国巨额债务可能是最大的问题,“可能牵涉到战争,最好把全部推倒重来,比如1930年金融大萧条,总归有一天,只是哪天不知道。”

 

最在乎的还是教育

李和声的顺隆集团在曾是本地数一数二的证券行,李嘉诚、邵逸夫、包玉刚这些香港富豪都是他的客户。作为富豪“御用经纪”,李和声自己的投资眼光也非常精准,他在金融危机中的及时投资带来丰厚回报,因此有香港媒体戏称他为“捞底王”,不过李和声却不认同这是自己的“投资风格”。曾经日入千万,最困难的时候连房子都要抵押,大风大浪一路走来,他最喜欢的还是稳健的投资,例如股票就买高息股,或者买房子。而对于金钱,他表示看得很淡。有机会就会把钱捐出来做教育。

如今的李和声已经很少过问公司业务。2002年他捐资成立浙江大学“李和声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并担任浙大名誉教授。2007年李和声家族捐款1.5亿港元予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中大的第九座书院--和声书院。此外,他也身兼复旦大学校董、同济大学荣誉常务校务委员等职务。李和声寄语现在的年轻人,不要总是抱怨社会不公,“我的算盘比其他人打得好,我就出来了,机会要自己去争取来的”。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