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不久前关于“阿里明年将不再提电商”语出惊人,在财报业绩上也得到了佐证。
北京时间11月2日晚7点,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17财年二季报,继上季度开始分部披露业绩后,该季度仍按照核心电商、云计算、数字媒体与娱乐、创新及其他业务四分部进行披露。其中阿里云付费用户数与去年同期相比翻番,成为最大亮点之一。
整体上看,第二财季经调整自由现金流达139.43亿元;总收入为342.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5%;净利润为70.8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则高达227亿元,同比下降69%。分析认为,这并非因经营层面因素所致,而是去年同期由于重新评估阿里健康资产价值、并由此计入一笔高达186亿元的非经常性收益,但今年同期不再有这部分收益所致。
按分部来看,阿里巴巴集团核心的电商业务当季录得284.9亿元收入,去年同期为202.3亿元,同比增长40.8%。在电商行业增长普遍趋稳的大背景下,阿里的电商业务在双11前交出这个增速数字,对今年双11不啻为一种明朗预期。但年度活跃买家增长情况不乐观,截至2016年9月30日,阿里巴巴零售平台的年度活跃买家规模为4.39亿,与上季度环比增长只有1%,与去年同期相比也只有13%的增速。这说明,电商的人口增长已经触摸到天花板,未来电商业务收入增长将主要依靠货币化率的提升和客单价的增加,这也解释了为何天猫平台疯狂引入像Burberry、UGG这样的高毛利大牌商品。
值得关注的是,本季度财报披露的阿里国际零售业务(主要包括天猫国际进口和速卖通出口)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有去年同期的2%增长到本季度的4%。相对应的是中国零售业务(天猫、淘宝、聚划算)的总收入占比由78%降为70%。对于将全球化作为目标的阿里电商,这一变化趋势是利好。分析认为,国际业务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阿里集团的关联公司菜鸟网络的跨境业务发展。菜鸟在香港和澳洲新开设了全球订单履行中心(GFC),帮助外海商家将商品卖到其他海外地区。
阿里CEO张勇针对财报的一句话值得玩味。他表示,“这是阿里巴巴集团一个伟大的季度,有着超越我们核心商务业务的强劲表现。很高兴我们的云计算业务持续快速增长,我们也看到潜力巨大的新集成数字媒体和娱乐业务。”
张勇提到的阿里云本季度取得14.9亿元收入,同比增长130%,连续6个季度同比增速在3A(AWS、Azure、Ali Cloud)中领跑。更为值得关注的一组数字是,去年同期阿里云净利润为亏损7.3亿,最新财报显示这个数字约为4亿,表明阿里云的亏损在进一步收窄,市场有声音预测阿里云有望在下一季度迎来盈亏平衡。
联系到10月份在杭州云栖小镇举行的云计算大会上,阿里云表示全面下调产品价格,核心云产品价格降幅最高达50%。阿里云方面在回应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称,一方面是付费用户的规模效应做起来了(财报显示,本季度阿里云付费用户数为65.1万,环比增13%,同比增速翻番达108%),这让阿里云有底气降价;另一方面,核心技术升级也让产品本身看到了可以较大幅度降价的空间。这也说明,当阿里云在行业中率先发展到一个数量级后,它就相当于拥有了这个市场的定价权。阿里CFO武卫认为,阿里云现阶段业务重点是继续快跑、提升产品创新、巩固市场地位。
至少近两年,马云反复在公开场合为云计算“站台”,预演云计算将成为未来商业社会的水电煤。从这个角度看,水电煤这类基础能源的价格理应回归到“平民水平”,让更多中小用户享受到云计算的驱动力。事实上,在阿里云一直将普惠中小企业作为目标的前提下,它也在同步努力拓展像海关总署这类的中央级大客户,毕竟大客户一方面对利润提升有“速成”效果,更重要的是政务类云计算应用对提升全社会公共服务效率和建设智慧城市具备价值。
至于张勇提到的数字媒体与娱乐板块,由俞永福领导的阿里文化娱乐集团(筹)刚刚确立了核心发展战略,以UC和大优酷两个业务带动旗下的阿里影业、阿里音乐等其他业务协同发展。当前季度,该业务收入达36.08亿元,同比增长302%;但另一方面利润亏损从去年同期的12亿元扩大到本季度的22亿元。这表明,在视频等整个数字娱乐行业普遍没有找到稳定盈利模式的大背景下,阿里大文娱在扩张期仍面临不小的盈利压力。好在收入的高增速暂时给俞永福留出了较大的施展空间。
马云说阿里不再提电商,一方面是说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将取代传统电商模式,另一方面他正是看到了像云计算、数字媒体业务的前景才做出此判断。
境外油气资产占*ST新潮总资产的99%
外卖大战自4月京东宣布上线“百亿补贴”开始,在7月初美团闪击淘宝闪购进入高峰,最后在7月末降低了声量。
“先进存力AI推理工作组”成立;越疆第10万台机器人下线;微软开源音频模型VibeVoice-1.5B。
财报显示,横店东磁具有年产29万吨磁性材料、23GW电池和21GW光伏组件、8GWh锂电池的生产能力。
蚂蚁AQ成为马云“AI+健康”蓝图的一环。